(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火齊:古代寶珠名,這裡形容荔枝顔色鮮紅如火。
- 紈扇:用細絹制成的扇子。
- 薰風:和煖的風,指初夏時的東南風。
- 湘筠:湘妃竹,即斑竹。
- 簟(diàn):竹蓆。
- 魚波:魚兒遊動的波紋。
- 海柏梁:高大的梁柱,比喻建築的宏偉。
- 燕雨通:燕子在雨中穿梭,形容雨天的景象。
- 絡緯:紡織娘,一種崑蟲,其鳴聲似紡織聲。
- 鞦袂薄:鞦天的衣袖薄,指鞦天的涼意。
- 扊扅(yǎn yí):門閂,這裡指門。
- 曉餐同:早晨一起用餐。
- 禁城:皇城,宮城。
- 惱公:打擾你。
繙譯
荔枝枝頭紅如火齊寶珠,高堂之上,手持紈扇坐享和煖的薰風。 湘妃竹蓆透著涼意,魚兒在波紋中遊動,宏偉的梁柱間燕子穿梭於雨中。 紡織娘的鳴聲不知鞦衣已薄,門扉常憶起晨間共餐的時光。 皇城之中花如錦綉,誰說清霜能打擾你的清靜。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夏日與鞦日的景象,通過荔枝、紈扇、竹蓆等元素,展現了夏日的炎熱與鞦日的涼爽。詩中“火齊紅”形容荔枝的鮮豔,“薰風”帶來夏日的氣息,“湘筠簟冷”與“鞦袂薄”則傳達了鞦日的涼意。後兩句通過對比皇城中的繁華與清霜的甯靜,表達了詩人對甯靜生活的曏往。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對自然與生活的細膩感受。

虞集
元臨川崇仁人,字伯生,號邵庵。先世爲蜀人。宋亡,父汲僑居崇仁。少受家學,讀諸經,通其大義。嘗從吳澄遊。成宗大德初,以薦授大都路儒學教授,歷國子助教、博士。仁宗時,遷集賢修撰,議學校事,主張學官當用經明行修成德之士,不可猥以資格用人。除翰林待制。文宗即位,累除奎章閣侍書學士。領修《經世大典》。帝崩,以目疾,又爲貴近所忌,謝病歸。卒諡文靖。集弘才博識,工詩文。有《道園學古錄》、《道園遺稿》。
► 496篇诗文
虞集的其他作品
- 《 次韻太樸良友對何仙舟讀書山中見懷之作 》 —— [ 元 ] 虞集
- 《 劉忠肅公之四世孫中書舍人諱震孫之曾孫益之題其居曰云鬆巢予家與劉氏累世之契故爲書忠肅公文集之首詩三篇並 》 —— [ 元 ] 虞集
- 《 至治壬戌八月十五日榆林對月 》 —— [ 元 ] 虞集
- 《 賦洛川老人九十 》 —— [ 元 ] 虞集
- 《 癸酉歲晚留上方觀三首 》 —— [ 元 ] 虞集
- 《 次韻葉賓月山居十首 》 —— [ 元 ] 虞集
- 《 空山歌 》 —— [ 元 ] 虞集
- 《 予少年過薊門酒樓賦此題曰連十八書郡人疑其爲呂洞賓作也謾記於此 》 —— [ 元 ] 虞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