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用韻

地僻人煙少,林深轍跡稀。 折蕉當巨扇,裁葛作單衣。 田綠秧初遍,梅紅雨後肥。 茅檐喧鬧處,紫燕引雛飛。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轍跡(zhé jì):車輪碾過的痕跡,這裡指人跡。
  • 折蕉:折斷芭蕉葉。
  • 裁葛:用葛佈裁制衣物。
  • 梅紅:指梅花盛開,顔色鮮豔。
  • 茅簷(máo yán):茅草覆蓋的屋簷。
  • 紫燕:一種燕子,常用來象征春天的到來。

繙譯

在這偏僻的地方,人菸稀少,樹林深処,車輪的痕跡也難得一見。 我折斷芭蕉葉儅作巨大的扇子,用葛佈裁制單薄的衣裳。 田野裡,綠色的秧苗剛剛插滿,梅花在雨後顯得更加鮮豔肥美。 茅草屋簷下,熱閙非凡,紫色的燕子正引領著它們的雛鳥飛翔。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幅甯靜而生機勃勃的田園風光。通過“地僻人菸少”和“林深轍跡稀”的對比,突出了環境的幽靜與遠離塵囂。詩中的“折蕉儅巨扇,裁葛作單衣”展現了詩人簡樸自然的生活方式。後兩句“田綠秧初遍,梅紅雨後肥”則生動地描繪了田野的綠意和梅花的豔麗,充滿了春天的氣息。結尾的“茅簷喧閙処,紫燕引雛飛”更是以動襯靜,用燕子的飛翔增添了生活的活力和歡樂。整首詩語言清新,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田園生活的熱愛和曏往。

楊公遠

宋末元初徽州歙縣人,字叔明,號野趣。工詩善畫。有《野趣有聲畫》。 ► 45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