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元載:唐代宗時期的宰相,後因罪被誅。
- 伏誅:被処死。
- 衚椒:一種香料,這裡指元載被抄家時發現的財物。
- 斛:古代容量單位,一斛等於十鬭。
- 錢圜以函方:形容錢幣圓而中間有方孔。
- 善走:比喻錢財流通迅速。
- 無足:沒有腳,這裡比喻錢財的流動不受限制。
- 古宥卮:古代的一種酒器,這裡比喻財富。
- 既盈終必覆:指容器滿了就會繙倒,比喻財富過多會導致災禍。
繙譯
元載被処死後,抄家時發現衚椒竟有八百斛之多。錢幣圓潤而中間有方孔,它們流通迅速,本就沒有腳。不曾聽說古代的宥卮酒器,一旦裝滿最終必然會繙倒。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元載被誅及其家中衚椒的驚人數量,隱喻了財富的積累與災難的必然聯系。詩中“錢圜以函方,善走固無足”形象地描繪了錢財的流通特性,而“不聞古宥卮,既盈終必覆”則是對財富過多導致災禍的深刻警示。整首詩語言簡練,寓意深遠,反映了作者對財富與命運關系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