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鄱陽方氏心遠亭二首

柴門垂柳曉啼鴉,露徑苔封芍藥芽。 分得鄱陽雲一半,自攜春雨種黃花。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柴門:用柴木做的門,指簡陋的門戶。
  • 露逕:露水覆蓋的小路。
  • 苔封:苔蘚覆蓋。
  • 芍葯芽:芍葯的嫩芽。
  • 分得:分享,得到。
  • 鄱陽:地名,位於今江西省。
  • 春雨:春天的雨水。

繙譯

柴門前垂掛著柳枝,清晨的鴉聲啼破甯靜,露水覆蓋的小路上苔蘚叢生,芍葯的嫩芽在露水中探出頭來。我分享了鄱陽一半的雲彩,帶著春天的雨水,去種植黃色的花朵。

賞析

這首作品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一幅田園清晨的景象。詩中“柴門垂柳曉啼鴉”一句,通過“柴門”、“垂柳”、“曉啼鴉”三個意象,勾勒出一幅甯靜而又生動的田園晨景。後兩句“分得鄱陽雲一半,自攜春雨種黃花”則運用了想象和誇張的手法,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的熱愛和對田園生活的曏往。整首詩意境優美,語言清新,展現了詩人對生活的細膩感受和對自然美的深刻領悟。

黃清老

元邵武人,字子肅。篤志勵學,泰定帝泰定四年進士,除翰林國史院典籍官,遷應奉翰林文字兼國史院編修。出爲湖廣儒學提舉。時人重其學行,稱樵水先生。有《春秋經旨》、《四書一貫》。 ► 8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