璚花珠月二名姬

新年春色在鄰家,隊子三三聚館娃。 月滿十分珠有價,花開第一玉無瑕。 蒲萄酒灩沈櫻顆,翡翠裙翻踏月牙。 老子圍紅先點筆,詩成勉飲玉蓮華。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璚花:指美玉般的花,比喻花色潔白如玉。
  • 珠月:指如珍珠般明亮的月光。
  • 隊子:指成群的女子。
  • 館娃:指美女。
  • 沈櫻顆:指深紅色的櫻桃。
  • 翡翠裙:指顔色鮮豔如翡翠的裙子。
  • 踏月牙:形容女子輕盈的步伐,如同踏在月牙上。
  • 圍紅:指圍繞著紅色的東西,這裡可能指紅色的圍巾或衣物。
  • 玉蓮華:指玉制的蓮花盃,這裡指用玉蓮花盃飲酒。

繙譯

新年之際,春色盎然,鄰家的女子們三三兩兩聚集在一起,如同美麗的館娃。月光皎潔,如同珍貴的珍珠,花朵盛開,潔白無瑕。深紅色的櫻桃在葡萄酒中顯得更加鮮豔,女子們穿著翡翠色的裙子,輕盈地行走,倣彿踏在月牙之上。我圍繞著紅色的衣物,首先提筆作詩,詩成之後,勉勵大家用玉蓮花盃共飲。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新年春夜的美景和歡樂氣氛。詩中,“璚花珠月”形容了春夜的清新與美麗,而“隊子三三聚館娃”則生動地描繪了女子們的歡樂聚會。後兩句通過對葡萄酒、櫻桃、翡翠裙和月牙的描繪,進一步以色彩和動作渲染了場景的活潑與歡快。結尾的“老子圍紅先點筆,詩成勉飲玉蓮華”則展現了詩人的雅致與豪情,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充滿了節日的喜慶與詩意。

楊維楨

楊維楨

元明間浙江山陰人,字廉夫,號鐵崖,晚號東維子。元泰定帝泰定四年進士。授天台縣尹,累擢江西儒學提舉。因兵亂,未就任,避居富春山,遷杭州。張士誠累招不赴。以忤元達識丞相,再遷居松江。東南才俊之士登門拜訪者,殆無虛日。明洪武三年,召至京師,旋乞歸,抵家即卒。維楨詩名擅一時,號鐵崖體。善吹鐵笛,自稱鐵笛道人。有《東維子集》、《鐵崖先生古樂府》等。 ► 9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