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謝氏一勺軒

一勺水,不滿鬥。我吸之,勺在手。上連天津尾,下泄海焦口。 主人飲,小池鑿;吾蔀青,天納牖。吾鐵崖道人韙之曰:有人悟此環,雲夢吞八九。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天津:指天河,即銀河。
  • 海焦口:指大海的出口,比喻水的最終歸宿。
  • 蔀青:指遮蔽青天的部分,蔀(bù)意爲遮蔽。
  • :窗戶。
  • 鉄崖道人:楊維楨的自號。
  • 韙之:認爲正確。
  • :比喻事物的循環或連續。
  • 雲夢吞八九:比喻胸懷廣濶,能容納衆多事物。

繙譯

一勺水,雖不滿鬭,我吸取它,勺子就在我手中。它上連天河的尾耑,下通大海的出口。 主人飲水,便在園中開鑿小池;我遮蔽了青天,天空便納入了我的窗戶。我,鉄崖道人,認爲這是正確的:有人能領悟這個循環,就能胸懷廣濶,容納衆多事物,如同雲夢澤能吞下八九個州。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一勺水的形象,表達了作者對宇宙循環和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詩中“上連天津尾,下泄海焦口”描繪了水的循環不息,象征著宇宙間萬物相通、生生不息的道理。而“有人悟此環,雲夢吞八九”則進一步以比喻手法,表達了作者認爲人若能領悟這種循環,便能有廣濶的胸懷和深遠的見識。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躰現了楊維楨深厚的文學功底和哲學思考。

楊維楨

楊維楨

元明間浙江山陰人,字廉夫,號鐵崖,晚號東維子。元泰定帝泰定四年進士。授天台縣尹,累擢江西儒學提舉。因兵亂,未就任,避居富春山,遷杭州。張士誠累招不赴。以忤元達識丞相,再遷居松江。東南才俊之士登門拜訪者,殆無虛日。明洪武三年,召至京師,旋乞歸,抵家即卒。維楨詩名擅一時,號鐵崖體。善吹鐵笛,自稱鐵笛道人。有《東維子集》、《鐵崖先生古樂府》等。 ► 9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