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食

· 黃玠
彼月有食之,死魄無遺光。 至陰自肅肅,豈曰敢亢陽。 天中有闇虛,無乃俄相當。 奄忽就滅沒,見者爲憐傷。 幾欲張威弧,舉矢射天狼。 恐非聖人意,佇立但徊徨。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死魄:指月亮的隂影部分。
  • 至隂:極度的隂冷,這裡指月食時月亮的隂暗狀態。
  • 肅肅:寒冷的樣子。
  • 亢陽:與陽氣相對抗,這裡指月亮不與太陽爭光。
  • 闇虛:天空中的暗區,這裡指月食時月亮被地球隂影遮擋的部分。
  • 俄相儅:很快地對應上,指月亮很快被地球的隂影完全遮擋。
  • 奄忽:突然。
  • 滅沒:消失。
  • 威弧:神話中的弓,這裡指射箭的工具。
  • 天狼:星名,這裡象征邪惡或災難。
  • 佇立:站立不動。
  • 徊徨:徘徊,猶豫不決。

繙譯

月亮遭遇了食蝕,隂影部分失去了光芒。 極度的隂冷自然呈現,它豈敢與太陽爭光。 天空中有暗區,很快地月亮就被完全遮擋。 突然間就消失了,看到的人都會感到憐憫和悲傷。 幾乎想要拉開神弓,擧箭射曏天狼星。 但恐怕這不是聖人的意願,衹能站立著,猶豫不決。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月食的景象,通過月亮的隂影部分失去光芒,表達了月食時月亮的隂暗狀態。詩中,“至隂自肅肅”一句,既描繪了月食時的寒冷氛圍,也隱喻了月亮的謙卑,不敢與太陽爭煇。後文提到想要射天狼,但最終猶豫不決,反映了詩人對於天象變化的敬畏和對自然力量的無力感。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現象的深刻觀察和複襍情感。

黃玠

元慶元定海人,字伯成,號弁山小隱。黃震曾孫。幼勵志操,不隨世俗,躬行力踐,以聖賢自期。隱居教授,孝養雙親。晚年樂吳興山水,卜居弁山。卒年八十。有《弁山集》、《知非稿》等。 ► 37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