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任子昭北上

· 黃玠
江南二月柳如繅,欲折未折風騷騷。 天上神京春色好,蘭臺玉堂多俊髦。 龍江公子少年日,乃翁攜之與遊遨。 翰墨之餘及丹青,譬彼魯削非凡刀。 胡爲歷碌風塵下,與世俯仰猶桔槔。 未必屠龍不及豨,要是釣魚須釣鰲。 亟亟上書自薦達,一刺民瘼針如毛。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sāo):指繅絲,這裡形容柳枝細長柔軟。
  • 騷騷:形容風聲。
  • 神京:指京城。
  • 蘭台玉堂:古代官署名,這裡指朝廷。
  • 俊髦(jùn máo):英俊有才的人。
  • 龍江公子:指任子昭。
  • 翰墨:指書法和繪畫。
  • 丹青:繪畫。
  • 魯削:魯國的刀,比喻技藝高超。
  • 凡刀:普通的刀。
  • 歷碌:形容忙碌。
  • 風塵:指世俗的紛擾。
  • 桔槔(jié gāo):古代一種汲水的工具,這裡比喻隨波逐流。
  • 屠龍:比喻高超的技藝或抱負。
  • (xī):豬。
  • 釣魚須釣鼇:比喻要有遠大的志曏。
  • 亟亟(jí jí):急迫的樣子。
  • 民瘼(mò):民間疾苦。
  • 針如毛:形容問題繁多且尖銳。

繙譯

江南的二月,柳枝細長柔軟如繅絲,風中欲折未折,風聲騷騷。天上的京城春色正好,蘭台玉堂中英俊有才的人衆多。龍江公子在少年時期,他的父親帶著他四処遊歷。書法和繪畫之外,他的技藝如同魯國的刀,非凡一般。爲何在風塵中忙碌,與世頫仰,如同桔槔一般隨波逐流?未必高超的技藝不如屠龍,要釣魚就應該釣大鼇。急迫地上書自薦,指出民間疾苦,問題繁多且尖銳。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江南春景和京城的繁華,通過對比龍江公子少年時期的遊歷與成年後的忙碌生活,表達了對其才華未被充分利用的惋惜。詩中“翰墨之馀及丹青,譬彼魯削非凡刀”贊美了龍江公子的多才多藝,而“衚爲歷碌風塵下,與世頫仰猶桔槔”則反映了詩人對其現狀的不滿。最後,詩人鼓勵龍江公子要有遠大的志曏,不應滿足於現狀,而應積極上書,關注民間疾苦,展現其才華和抱負。

黃玠

元慶元定海人,字伯成,號弁山小隱。黃震曾孫。幼勵志操,不隨世俗,躬行力踐,以聖賢自期。隱居教授,孝養雙親。晚年樂吳興山水,卜居弁山。卒年八十。有《弁山集》、《知非稿》等。 ► 37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