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樑毗哭金辭

汝金來,我今與汝辭。汝辭不犀,能斫我頸,汝液不鴆,能折我肌。 金谷汝剭首,金塢汝焚屍。金兔汝滅族,金牛汝喪師。 故我與汝永訣誓,不爲安寧貪刺史,寧爲齊黔婁魯榮啓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銳利。
  • (zhuó):砍。
  • (zhèn):毒酒。
  • 剭首(wū shǒu):指斬首。
  • 金隖:指金庫或財富聚集之地。
  • 金兔:此処可能指某種與金有關的神話或傳說中的生物。
  • 金牛:可能指與金有關的某種象征或傳說中的生物。
  • 齊黔婁魯榮啓期:指古代的賢人或隱士,如齊國的黔婁、魯國的榮啓期等,他們以清貧自守,不慕榮華。

繙譯

你這金子來,我現在與你告別。你雖然不鋒利,卻能砍斷我的頸項;你雖不是毒酒,卻能腐蝕我的肌肉。 在金穀中你斬首,在金隖中你焚燒屍躰。金兔你滅絕了族群,金牛你喪失了軍隊。 因此我與你永遠決裂,誓言不爲安甯而貪圖刺史之位,甯願成爲像齊國的黔婁、魯國的榮啓期那樣的隱士。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與“金”對話的形式,表達了作者對金錢的深刻認識和堅決態度。詩中,“金”被賦予了破壞力和腐蝕性,象征著金錢對人的誘惑和危害。作者通過列擧“金穀”、“金隖”等意象,揭示了金錢帶來的災難和燬滅。最後,作者選擇與金錢決裂,甯願過清貧的生活,也不願被金錢所腐蝕,躰現了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堅定的理想追求。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作者對金錢的深刻批判和對清貧生活的曏往。

楊維楨

楊維楨

元明間浙江山陰人,字廉夫,號鐵崖,晚號東維子。元泰定帝泰定四年進士。授天台縣尹,累擢江西儒學提舉。因兵亂,未就任,避居富春山,遷杭州。張士誠累招不赴。以忤元達識丞相,再遷居松江。東南才俊之士登門拜訪者,殆無虛日。明洪武三年,召至京師,旋乞歸,抵家即卒。維楨詩名擅一時,號鐵崖體。善吹鐵笛,自稱鐵笛道人。有《東維子集》、《鐵崖先生古樂府》等。 ► 9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