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史才叟遷上饒吏代馮元贈

一門三相兩封王。見說郎,美文章。收拾長才青眼是黃堂。 柏府槐廳朝暮直披玉雪倚冰霜。靈山懷玉鬱蒼蒼。 古城隍,帶仙房。瑤草紫芝隨處發天香。盡道如今遷外好,只今朝風送玉琳琅。 金縷唱,錦帆張。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青眼:指對人喜愛或器重。
  • 黃堂:古代太守衙中的正堂。
  • 柏府槐厛:指官府。
  • 直披玉雪倚冰霜:形容官員清廉正直,如玉雪般純潔,如冰霜般堅貞。
  • 霛山懷玉:比喻人有美德或才華。
  • 鬱蒼蒼:形容山色濃綠。
  • 古城隍:指城牆和護城河。
  • 仙房:神仙的居所,這裡指風景優美的地方。
  • 瑤草紫芝:指珍貴的植物。
  • 發天香:散發出天然的香氣。
  • 盡道:都說。
  • 風送玉琳瑯:比喻美好的事物被傳頌。
  • 金縷唱:指優美的歌聲。
  • 錦帆張:形容船帆華麗。

繙譯

一家之中出了三位宰相,兩位封王。聽說這位郎君,文章寫得非常出色。他的才華被看重,就像黃堂中的重要人物。在官府中,他早晚都是清廉正直,如同玉雪般純潔,冰霜般堅貞。

霛山懷抱著美玉,山色濃綠。古城的城牆和護城河,環繞著如仙境般的居所。珍貴的瑤草和紫芝,到処散發著天然的香氣。大家都說現在被調到外地是好事,因爲今天美好的事物被傳頌,如同風送來的美玉。

伴隨著金縷般的歌聲,華麗的錦帆展開。

賞析

這首作品贊美了史才叟的才華和品德,通過比喻和誇張的手法,描繪了他的家族榮耀和個人成就。詩中“青眼是黃堂”、“直披玉雪倚冰霜”等句,形象地表達了對他才華和清廉的贊賞。後半部分則通過描繪霛山、古城等自然和人文景觀,以及瑤草紫芝的香氣,營造了一種超凡脫俗的氛圍,暗示了史才叟的高尚品質和美好前程。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充滿了對史才叟的敬仰和祝福。

楊維楨

楊維楨

元明間浙江山陰人,字廉夫,號鐵崖,晚號東維子。元泰定帝泰定四年進士。授天台縣尹,累擢江西儒學提舉。因兵亂,未就任,避居富春山,遷杭州。張士誠累招不赴。以忤元達識丞相,再遷居松江。東南才俊之士登門拜訪者,殆無虛日。明洪武三年,召至京師,旋乞歸,抵家即卒。維楨詩名擅一時,號鐵崖體。善吹鐵笛,自稱鐵笛道人。有《東維子集》、《鐵崖先生古樂府》等。 ► 9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