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得李竹屋居士摘和靖先生梅詩四聯演成八韻句工而韻險似難繼和愧不自揣僭敢續貂珠玉在傍覺我形穢

池水倒窺疏影動,任渠羌管吹三弄。 碧波清淺淨無痕,老幹槎牙堅耐凍。 花放羞同桃李場,香來偏惱詩人夢。 當年曾醉老師雄,翠羽雙雙疑作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和靖先生:指北宋詩人林逋,字和靖,以梅妻鶴子聞名。
  • 縯成:發展成,擴展成。
  • 八韻:指八句詩,每句押韻。
  • 繼和:繼續和詩。
  • 續貂:比喻繼續前人的工作,這裡指繼續和詩。
  • 珠玉在傍:比喻前人的詩作如珠玉般珍貴,自己在旁邊顯得相形見絀。
  • 形穢:自愧不如。
  • 羌琯:古代羌族的樂器,這裡指笛聲。
  • 三弄:多次吹奏。
  • 槎牙:形容樹枝交錯不齊。
  • 耐凍:能耐受寒冷。
  • 老師雄:指林逋,因其隱居生活和梅花的形象相符。
  • 翠羽:翠綠色的羽毛,這裡形容梅花的美麗。
  • 疑作鳳:形容梅花美麗得倣彿鳳凰一般。

繙譯

池水倒映著梅花的疏影,隨著羌笛吹奏的三弄曲調輕輕搖動。 碧波清澈無痕,老梅樹的枝乾交錯堅硬,能耐受嚴寒。 梅花開放時,不願與桃李同場爭豔,它的香氣卻偏偏惹得詩人夢中尋覔。 儅年我也曾像林逋一樣,沉醉於梅花的美麗,翠綠的梅花倣彿鳳凰般令人驚歎。

賞析

這首詩是楊公遠對林逋梅花詩的和作,表達了對梅花高潔品質的贊美和對林逋詩作的敬仰。詩中通過描繪梅花的形態和香氣,以及梅與桃李的不同,展現了梅花的獨特魅力。同時,詩人以自謙的姿態,表達了自己在林逋這樣的大家麪前,感到自己的詩作相形見絀。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既是對梅花的頌歌,也是對前人詩作的致敬。

楊公遠

宋末元初徽州歙縣人,字叔明,號野趣。工詩善畫。有《野趣有聲畫》。 ► 45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