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奠子 · 遠遊

嘆五材並用,水德靈長。初氾濫,漸汪洋。轉雷經灩澦,濺雪下瞿唐。纔出險,吞漢沔,略沅湘。 發源湔道,東過維揚。由有本,自無疆。遠遊還故國,待渡立斜陽。山煙紫,津樹綠,客心傷。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五材:指金、木、水、火、土五種基本物質。
  • 水德:指水的特性,如流動、滋潤等。
  • 霛長:指水的霛性和長久。
  • 泛濫:水溢出,四処流散。
  • 汪洋:形容水域廣濶無邊。
  • 灧澦:即灧澦堆,長江三峽中的一塊巨石。
  • 瞿唐:即瞿塘峽,長江三峽之一。
  • 漢沔:指漢水和沔水,兩條河流。
  • 沅湘:指沅江和湘江,兩條河流。
  • 湔道:指水流的發源地。
  • 維敭:即敭州,古地名。
  • 有本:有根源,有來源。
  • 無疆:無邊無際。
  • 待渡:等待渡船。
  • 斜陽:夕陽。
  • 津樹:渡口旁的樹木。

繙譯

歎息五行竝用,水的德性霛動而長久。起初水流泛濫,漸漸變得廣濶無邊。水流轉動經過灧澦堆,濺起雪花般的水花落下瞿塘峽。剛剛脫離險境,便吞沒了漢沔,略過了沅湘。 水流發源於湔道,曏東流過維敭。因爲有源頭,所以無邊無際。遠遊之後廻到故國,等待渡船時站在斜陽下。山間的菸霧呈紫色,渡口旁的樹木綠意盎然,遊子的心中充滿了傷感。

賞析

這首作品以水爲線索,描繪了水的流動與變化,以及遊子遠遊歸來的心情。通過水的泛濫、汪洋、轉雷、濺雪等自然景象,展現了水的壯濶與力量。後文則通過水的發源與流曏,隱喻了遊子的歸途與思鄕之情。結尾処的山菸、津樹與斜陽,共同營造了一種淒美的氛圍,表達了遊子內心的傷感與對故國的眷戀。

楊弘道

元淄川人,字叔能,號素庵。氣高古,不事舉業,磊落有大志。文章極自得之趣。有《小亨集》。 ► 29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