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隅有一士
南山一何高,北渚青茫茫。
可憐佳麗地,荊棘三十霜。
芟夷營大宅,列肆來羣商。
倡優日歌舞,鞍馬照地光。
城隅有一士,垝垣繚茅堂。
習坎失生理,家人知義方。
貌言外卑遜,節行中貞剛。
荒涼衆所棄,上帝歆其香。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城隅(chéng yú):城牆的角落。
- 垝垣(guǐ yuán):破舊的牆。
- 習坎(xí kǎn):習慣於睏境。
- 貌言(mào yán):外表和言語。
- 貞剛(zhēn gāng):堅定剛強。
- 歆(xīn):敬仰,喜愛。
繙譯
南山是多麽高峻,北邊的湖澤青翠茫茫。可惜這美麗的土地,三十年來卻長滿了荊棘。人們清理荒地,建造宏偉的住宅,商鋪林立,吸引了衆多商人。歌女舞者每日歡歌曼舞,馬匹的鞍具閃耀著光芒。在城牆的角落,有一位士人,他的茅屋被破舊的牆圍繞。他習慣了睏境,家人也懂得義理。他的外表和言語謙遜,內心卻堅定剛強。雖然荒涼被衆人遺棄,但上帝卻喜愛他的香氣。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個士人在繁華與荒涼之間的堅守。詩中,南山與北渚的對比,象征著自然的高遠與塵世的繁華。荊棘三十霜,反映了時代的變遷與個人的不幸。士人的生活雖簡陋,但他的內心世界豐富而堅定,他的品德和行爲贏得了上天的喜愛。這種對比和贊美,表達了詩人對士人高尚品德的敬仰和對世俗繁華的淡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