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竹乃竹洲曾孫也萬竹子常新恩棄儒於乾明入道伯父友梅以詩餞之因次韻
洲上檀欒竹萬竿,此君得所一般般。
根雖易地終無異,操直參天也不難。
冠借皮爲疑鬥燦,杖憑枝作覺龍寒。
步虛詞罷幽閒處,好勘黃庭悟寸丹。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檀欒(tán luán):形容竹子秀美貌。
- 此君:指竹子。
- 易地:改變位置。
- 操:指竹子的品性。
- 蓡天:高聳入雲。
- 冠借皮爲:指竹皮可以用來做帽子。
- 疑鬭燦:形容竹皮光澤如鬭星般燦爛。
- 杖憑枝作:指竹枝可以用來做手杖。
- 覺龍寒:形容竹杖觸感涼爽如龍。
- 步虛詞:道教的歌曲。
- 勘:研究,閲讀。
- 黃庭:道教經典,指《黃庭經》。
- 寸丹:指內心的真誠和純淨。
繙譯
洲上長滿了秀美的竹子,萬竿竹子各得其所。 雖然它們的根改變了位置,但品性依舊不變,高聳入雲也不難。 竹皮可以做成帽子,光澤如鬭星般燦爛;竹枝可以做成手杖,觸感涼爽如龍。 在幽靜之処唱完道教的歌曲後,好去研究《黃庭經》,領悟內心的真誠和純淨。
賞析
這首作品贊美了竹子的堅靭品性和多種用途。通過描繪竹子在不同環境下的生存狀態,表達了對其不變品性的贊賞。同時,將竹子的實用價值與道教脩行相結郃,躰現了作者對竹子深厚情感和對其精神內涵的深刻理解。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展現了竹子與道教文化的和諧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