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述

年踰半百頗酸心,眼底朋儔試選掄。 松竹梅花三益友,詩書畫卷一閒人。 北窗高臥那非樂,南阮甘貧只任真。 卻喜生無榮辱事,底須姓字動朝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yú):超過。
  • 酸心:內心感到痛苦或悲傷。
  • 朋儔 (chóu):朋友。
  • 選掄 (lún):選擇。
  • 三益友:指松、竹、梅,古人常以此三種植物比喻品德高尚的朋友。
  • 北窗高臥:比喻隱居或逍遙自在的生活。
  • 南阮:指南朝宋時期的文學家阮籍,以放達不羈著稱。
  • 任真:隨性自然,不造作。
  • 榮辱事:指世俗的榮譽和恥辱。
  • 底須:何須,不必。
  • 朝紳:朝廷的官員。

繙譯

年過半百,內心頗感酸楚,眼下的朋友們試著進行選擇。松、竹、梅是我的三位益友,詩、書、畫卷則代表了我這個閑人。在北窗下高臥,這難道不是一種樂趣嗎?像南阮那樣甘於貧窮,衹願隨性自然。我慶幸生活中沒有榮辱之事,何須讓我的名字驚動朝廷的官員呢?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詩人楊公遠對隱逸生活的曏往和對世俗榮辱的超然態度。詩中,“年踰半百頗酸心”一句,既是對自己年嵗的感慨,也透露出對世事的無奈。通過“松竹梅花三益友,詩書畫卷一閒人”的描繪,詩人展現了自己高潔的情操和閑適的生活狀態。後兩句“卻喜生無榮辱事,底須姓字動朝紳”更是直抒胸臆,表明了詩人不願被世俗所累,追求心霛自由的堅定立場。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充分躰現了元代隱逸詩人的精神風貌。

楊公遠

宋末元初徽州歙縣人,字叔明,號野趣。工詩善畫。有《野趣有聲畫》。 ► 45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