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前荼蘼

杏園芳草雨霏霏,亟折千秋卷畫旗。 自過清明多病酒,不知花落到荼蘼。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荼蘼(tú mí):一種植物,又稱酴醾,屬於薔薇科,春季末夏季初開花,花白色,有香氣。
  • 霏霏:形容雨雪紛飛的樣子。
  • :急切。
  • 千秋:千年,比喻時間長久。
  • 畫旗:彩繪的旗幟。
  • 病酒:因飲酒過量而感到不適。

翻譯

亭子前的荼蘼花下, 杏園裏的芳草被細雨淋得溼潤, 急忙捲起那彩繪的旗幟,彷彿要收藏千年的畫卷。 自從過了清明,我因酒喝多了而常感不適, 卻不知道花兒已經落到了荼蘼。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春末夏初的景象,通過「杏園芳草雨霏霏」和「花落到荼蘼」的細膩描寫,展現了季節的更替和自然的變遷。詩中「亟折千秋卷畫旗」一句,既表現了詩人對美好事物的珍惜,也隱含了對時光流逝的無奈。末句「不知花落到荼蘼」則透露出詩人對逝去春光的淡淡哀愁,以及對生活細節的疏忽,情感細膩而含蓄。

黃復圭

元饒州安仁人,字君瑞。博學,與張仲舉、危太樸以詩鳴於江右,順帝至正間死於兵禍。 ► 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