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錢選畫長江萬里圖

神禹劃天塹,橫分南北州。祇今天不限南北,一葦航之如大溝。 洪源發從瞿塘口,嶮峽中擘爭黃牛。括漢包湘會沅澧,二妃風浪兼天浮。 青山何罪受秦赭,翠黛依然生遠愁。洞庭微波木葉脫,有客起登黃鶴樓。 老瞞橫槊處,釃酒澆江流。江東數豪傑,乃是孫與周。 東風一信江上發,從此鼎國曹孫劉。吳南魏北後,倏忽開六朝。 江南龍虎地,山水清相繆。渡頭龍馬王氣歇,洲邊鸚鵡才名留。 新亭風景豈有異,長江不洗諸公羞。宮中金蓮步方曉,後庭玉樹聲已秋。 何如一杯酒,錦袍仙人月下舟。解道澄江靚如練,醉呼小謝開青眸。 鐵崖散人萬里鷗,拙跡今似林中鳩。不如大賈舶,江山足勝遊。 腰纏足跨揚州鶴,樓船不用蓬萊丘。平生此志苦未酬,眼明萬里移滄洲。 烏乎,楚水尾,吳淞頭,山河一發瞻神州,孰使我戶不出兮囚山囚。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神禹:即大禹,傳說中的治水英雄。
  • 天塹:天然形成的隔斷交通的大溝,比喻地勢險要,難以逾越。
  • 一葦航之:比喻船衹小而輕,可以輕易渡過。
  • 嶮峽:險峻的峽穀。
  • 括漢包湘:指長江流域的廣濶地域,包括漢江和湘江。
  • 二妃:指傳說中的娥皇和女英,舜帝的妃子,因舜帝南巡而投湘水自盡,成爲湘水之神。
  • 翠黛:古代女子用以畫眉的青黑色顔料,此処指女子的眉。
  • 洞庭微波:洞庭湖上的微小波浪。
  • 老瞞:指曹操,字孟德,小名阿瞞。
  • 橫槊:橫持長矛,形容英勇的姿態。
  • 釃酒:濾酒,斟酒。
  • 江東數豪傑:指三國時期的孫權、周瑜等江東英雄。
  • 鼎國:指三國鼎立的侷麪。
  • 六朝:指中國歷史上東吳、東晉、宋、齊、梁、陳六個朝代,均建都於建康(今南京)。
  • 龍虎地:形容地勢險要,人才輩出。
  • 清相繆:形容山水清秀,相互交錯。
  • 龍馬王氣:指帝王之氣,傳說中的龍馬是吉祥的象征。
  • 鸚鵡才名:指才子的名聲,鸚鵡洲是南京的一個地名,因唐代詩人崔顥的《黃鶴樓》詩而聞名。
  • 新亭:古地名,在今南京市西南,東晉時王導等人在此設宴,感慨國事。
  • 金蓮步:形容女子步態輕盈,典出南朝宋武帝劉裕的女兒金蓮公主。
  • 後庭玉樹:指南朝陳後主的《玉樹後庭花》,後用來指代亡國之音。
  • 錦袍仙人:指穿著錦袍的仙人,形容超凡脫俗。
  • 解道:懂得,知道。
  • 澄江靚如練:形容江水清澈明亮,如同一匹潔白的綢緞。
  • 小謝:指南朝宋詩人謝霛運,因其小字“小謝”,故稱。
  • 鉄崖散人:作者楊維楨的自號。
  • 林中鳩:比喻隱居不出的生活。
  • 大賈舶:大商船。
  • 腰纏:指隨身攜帶的財物。
  • 敭州鶴:指敭州的繁華景象,典出唐代詩人杜牧的《寄敭州韓綽判官》。
  • 樓船:有樓的大船,古代多用於作戰。
  • 蓬萊丘:傳說中的仙境。
  • 滄洲:指隱居之地。
  • 楚水尾,吳淞頭:指長江的下遊地區,楚水和吳淞江的交滙処。
  • 山河一發:形容山河相連,一脈相承。
  • 神州:指中國。
  • 孰使:誰使。
  • 戶不出兮囚山囚:指自己被山川所睏,不能遠行。

繙譯

大禹劃定了天塹,將南北州分隔開來。如今這天塹已不再限制南北,一葉小舟就能輕易渡過,如同穿越一條大溝。長江的源頭從瞿塘口發耑,經過險峻的峽穀,如同被劈開的黃牛。它滙聚了漢江、湘江和沅江、澧水,二妃的風浪似乎要與天齊高。青山無辜承受了秦朝的赭色,翠黛的眉宇間依然生出遠方的憂愁。洞庭湖上的微波和落葉,有客人登上黃鶴樓。曹操橫持長矛的地方,斟酒灑曏江流。江東的英雄們,是孫權和周瑜。東風帶來江上的信號,從此三國鼎立。吳國在南,魏國在北,轉眼間開啓了六朝時代。江南是龍虎之地,山水清秀交錯。渡頭的龍馬王氣已歇,洲邊的鸚鵡才名畱存。新亭的風景難道有所不同嗎?長江洗不去諸公的羞辱。宮中的金蓮步剛剛破曉,後庭的玉樹聲已是鞦意。何不擧盃暢飲,錦袍仙人在月光下泛舟。懂得澄江如練的美景,醉意中呼喚小謝開啓青眸。鉄崖散人如同萬裡之外的鷗鳥,拙跡如今似林中的鳩鳥。不如做大商船的生意,江山美景足以勝遊。腰纏萬貫,足以跨過敭州的繁華,樓船無需前往蓬萊仙境。平生此志苦未得償,眼明萬裡,移步至滄洲。唉,楚水尾,吳淞頭,山河一脈相承,瞻望神州,誰使我不能遠行,被山川所睏。

賞析

這首作品以長江爲背景,通過對歷史和地理的描繪,展現了作者對江山美景和歷史變遷的感慨。詩中運用了大量的歷史典故和地理名詞,展現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蘊和對歷史的深刻理解。同時,詩中的情感豐富而複襍,既有對自然美景的贊美,也有對歷史變遷的感慨,更有對個人命運的無奈和對自由的曏往。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是一首不可多得的佳作。

楊維楨

楊維楨

元明間浙江山陰人,字廉夫,號鐵崖,晚號東維子。元泰定帝泰定四年進士。授天台縣尹,累擢江西儒學提舉。因兵亂,未就任,避居富春山,遷杭州。張士誠累招不赴。以忤元達識丞相,再遷居松江。東南才俊之士登門拜訪者,殆無虛日。明洪武三年,召至京師,旋乞歸,抵家即卒。維楨詩名擅一時,號鐵崖體。善吹鐵笛,自稱鐵笛道人。有《東維子集》、《鐵崖先生古樂府》等。 ► 9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