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建海道都漕運萬戶府詩
朔方聖人啓中天,天府之國宅幽燕。
帝車迴旋統幅員,南海北海無中邊。
海陵餫餉至領顓,龍驤萬斛誰開先。
神人手執鯨鯢鞭,朝發扶桑暮鹹淵。
清明風生五兩懸,不周風起人南還。
炮雲不作颺不顛,神燈在天大珠圓。
帝曰開府其區堧,出臺入省居才賢。
將軍來自西子闐,高明大屋重翬騫。
十風五雨熟大田,天倉如泉積陳身。
武夫翼艘挾飛仙,天人交贊利萬全。
漕臣奏功帝曰然,囷星煌煌千萬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朔方:北方。
- 聖人:指帝王。
- 天府之國:指土地肥沃、物產豐富的地方。
- 幽燕:古代地名,指今河北省北部及遼寧省一帶。
- 帝車:指帝王的車輛,比喻帝王的統治。
- 迴旋:環繞,轉動。
- 幅員:領土面積,疆域。
- 海陵:地名,指今江蘇省泰州市一帶。
- 餫餉:運輸糧食。
- 領顓:指負責管理。
- 龍驤:古代戰船的一種。
- 萬斛:形容船隻載重量大。
- 扶桑:神話中的東方日出處。
- 鹹淵:神話中的西方水域。
- 五兩:古代測量風力的器具。
- 不周風:指西北風。
- 炮雲:指雷電雲。
- 颺不顛:指風平浪靜。
- 神燈:比喻星辰。
- 大珠圓:形容星辰明亮如珠。
- 區堧:區域。
- 出臺入省:指出任地方官和中央官。
- 西子闐:地名,具體位置不詳。
- 高明大屋:指宏偉的官邸。
- 重翬騫:形容建築宏偉。
- 十風五雨:形容風調雨順。
- 天倉:指國庫。
- 陳身:指儲存的糧食。
- 武夫:指軍人。
- 翼艘:指護衛船隻。
- 飛仙:比喻快速。
- 天人交贊:指天意和人事都贊成。
- 漕臣:指負責漕運的官員。
- 囷星:指國庫中的糧食堆積如星。
翻譯
北方聖人開啓了中天的統治,天府之國定位於幽燕之地。帝王的統治遍及四方,南海至北海無邊無際。海陵負責運輸糧食,龍驤戰船載重萬斛,誰是開路先鋒?神人手持鯨鯢之鞭,朝發扶桑,暮至鹹淵。清明之風使五兩懸掛,不周風起,人們南歸。炮雲不作,風平浪靜,神燈在天,星辰如大珠圓。帝王下令在此設立府治,出任地方官和中央官的都是才賢之士。將軍來自西子闐,高明大屋宏偉壯觀。風調雨順,大田豐收,國庫如泉,積存糧食。武夫護衛船隻,速度如飛仙,天意和人事都贊成,確保萬全。漕運官員奏功,帝王認可,國庫中的糧食堆積如星,輝煌千萬年。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元代漕運萬戶府的盛況,通過豐富的神話意象和宏大的歷史背景,展現了帝國的遼闊疆域和繁榮景象。詩中運用了大量的比喻和誇張手法,如「神人手執鯨鯢鞭」、「神燈在天大珠圓」等,增強了詩歌的想象力和藝術感染力。同時,詩中也體現了對國家繁榮和漕運安全的讚美,表達了對帝王統治的忠誠和對國家未來的美好祝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