覽古四十二首

成都賣卜士,大易先天心。 弟子一區宅,桑榆有餘陰。 何爲天祿閣,忘身幾陸沈。 門前載酒者,奇字時相尋。 爲謝門前客,從今傳酒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大易先天心:指《易經》中的先天智慧。
  • 弟子一區宅:弟子們居住的一片區域。
  • 桑榆有餘陰:比喻晚年生活安逸,有足夠的蔭庇。
  • 天祿閣:漢代藏書閣名,這裏指學問之地。
  • 忘身幾陸沈:忘記自身,幾乎沉淪。
  • 載酒者:指前來拜訪的客人,常帶有酒。
  • 奇字時相尋:不時來尋求解答疑難文字的人。
  • 酒箴:酒的勸誡,這裏可能指酒後的教訓或啓示。

翻譯

成都那位賣卜的士人,深諳《易經》中的先天智慧。他的弟子們居住在一片宅院中,晚年生活安逸,有足夠的蔭庇。爲何要忘記自身,幾乎沉淪在學問的天祿閣中呢?門前常有帶着酒的客人來訪,不時有人來尋求解答疑難文字。他向門前的客人告別,從今以後,將酒後的教訓或啓示傳揚出去。

賞析

這首詩通過描述成都賣卜士的生活,展現了其深厚的學問和對《易經》的精通。詩中「大易先天心」一句,凸顯了士人對《易經》先天智慧的掌握。後文通過對比士人晚年的安逸與其在學問上的沉淪,表達了對學問追求與現實生活之間矛盾的思考。最後,士人告別門前的客人,傳揚酒後的教訓,暗示了學問與生活經驗的結合,以及智慧的傳承。

楊維楨

楊維楨

元明間浙江山陰人,字廉夫,號鐵崖,晚號東維子。元泰定帝泰定四年進士。授天台縣尹,累擢江西儒學提舉。因兵亂,未就任,避居富春山,遷杭州。張士誠累招不赴。以忤元達識丞相,再遷居松江。東南才俊之士登門拜訪者,殆無虛日。明洪武三年,召至京師,旋乞歸,抵家即卒。維楨詩名擅一時,號鐵崖體。善吹鐵笛,自稱鐵笛道人。有《東維子集》、《鐵崖先生古樂府》等。 ► 9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