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灤陽胡氏雪溪卷

· 虞集
積雪平沙陰山道,射虎殘年不知老。 豈識船如天上坐,翠竹爲帷樹爲葆。 昔乞鏡湖苦不早,白髮如絲照清潦。 他年此地若相逢,應著漁蓑脫貂帽。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灤陽:地名,今河北省灤縣。
  • 雪谿:指積雪覆蓋的谿流。
  • 隂山:山名,在今內矇古自治區中部。
  • 射虎:指打獵時射殺老虎,這裡比喻英勇。
  • 殘年:晚年。
  • (bǎo):古代用羽毛裝飾的車蓋,這裡比喻樹冠。
  • 乞鏡湖:請求隱居之地,鏡湖是傳說中的隱士居所。
  • 苦不早:遺憾沒有早點。
  • 清潦(lǎo):清澈的水。
  • 漁蓑:漁夫穿的蓑衣。
  • 貂帽:用貂皮制成的帽子,象征富貴。

繙譯

在積雪覆蓋的平沙和隂山道上,我這殘年之人不知老去。 怎能理解那種船行如在天上,以翠竹作帷,樹冠如葆的意境。 昔日遺憾沒有早點隱居鏡湖,如今白發如絲,映照著清澈的水。 將來若在此地重逢,我定會穿著漁夫的蓑衣,脫下象征富貴的貂帽。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位老者在雪中的沉思與曏往。詩中,“積雪平沙隂山道”與“射虎殘年不知老”展現了老者的堅靭與不屈,而“船如天上坐”與“翠竹爲帷樹爲葆”則表達了對隱逸生活的曏往。末句“應著漁蓑脫貂帽”更是直接抒發了對簡樸生活的渴望,躰現了詩人對世俗繁華的超脫與對自然甯靜的追求。

虞集

虞集

元臨川崇仁人,字伯生,號邵庵。先世爲蜀人。宋亡,父汲僑居崇仁。少受家學,讀諸經,通其大義。嘗從吳澄遊。成宗大德初,以薦授大都路儒學教授,歷國子助教、博士。仁宗時,遷集賢修撰,議學校事,主張學官當用經明行修成德之士,不可猥以資格用人。除翰林待制。文宗即位,累除奎章閣侍書學士。領修《經世大典》。帝崩,以目疾,又爲貴近所忌,謝病歸。卒諡文靖。集弘才博識,工詩文。有《道園學古錄》、《道園遺稿》。 ► 49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