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袁副使遊西城

杖藜徐步小溪傍,屬玉雙飛水滿塘。 喬木蒼煙餘故國,敗荷衰柳更殘陽。 惜無濁酒供秋興,誰借扁舟趁晚涼。 再約小亭終一到,與君連日倒壺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杖藜(zhàng lí):拄著藜木柺杖。
  • 屬玉(zhǔ yù):一種水鳥,似鴨而大,長頸赤目,紫紺色。
  • 喬木:高大的樹木。
  • 蒼菸:蒼茫的菸霧。
  • 故國:故鄕。
  • 敗荷:凋謝的荷花。
  • 衰柳:枯萎的柳樹。
  • 濁酒:未經過濾的酒。
  • 鞦興:鞦日的興致。
  • 扁舟:小船。
  • 晚涼:傍晚的涼爽。
  • 壺觴(hú shāng):酒器,這裡指飲酒。

繙譯

我拄著藜木柺杖,緩緩漫步在小谿旁,看見兩衹屬玉鳥在水滿的池塘中雙飛。高大的樹木和蒼茫的菸霧讓我想起了故鄕,而凋謝的荷花和枯萎的柳樹在殘陽下更顯淒涼。可惜沒有濁酒來助興這鞦日的情懷,也不知誰能借我一葉扁舟,讓我趁著傍晚的涼爽出遊。我再次約定,一定要到那個小亭子去,與你連日暢飲。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與袁副使同遊西城的所見所感。詩中,“杖藜徐步”與“屬玉雙飛”共同搆成了一幅甯靜而和諧的畫麪,而“喬木蒼菸”與“敗荷衰柳”則勾起了詩人對故鄕的思唸和對時光流逝的感慨。後兩句表達了詩人對鞦日興致的曏往和對友人共飲的期待,展現了詩人淡泊名利、曏往自然與友情的情懷。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是一首優秀的元代詩歌。

楊弘道

元淄川人,字叔能,號素庵。氣高古,不事舉業,磊落有大志。文章極自得之趣。有《小亨集》。 ► 29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