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何廣文
沉淪悲叔季,淳樸已無餘。
嗟君猶古心,操持耿不渝。
千里覓同枝,五畝荒田廬。
作宦爲模範,教立方蘇湖。
湖海道仍在,踰淮興不孤。
歸來無雜物,圖書聊自娛。
短褐尚不完,簞瓢常晏如。
有兒能世業,非徒讀父書。
人生苟無慕,應不愧吾儒。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沉淪:沉溺;悲叔季:指悲傷的叔叔和侄子;淳樸:樸實無華;耿不渝:堅定不移;模範:榜樣;方蘇湖:指蘇州的方家湖;踰:超越;簞瓢:簡陋的飯食器皿;晏如:安逸如故;吾儒:我這個儒生。
翻譯
送給何廣文 林大春 沉溺於悲傷的叔叔和侄子,樸實無華已經沒有餘地。 唉,你仍懷有古代的心志,堅定不移地保持着。 千里尋找志同道合的朋友,在五畝荒田上建起茅屋。 做官爲人們樹立榜樣,教育理念源自蘇州的方家湖。 湖海的道路依然在,超越淮河的興起並不孤單。 回家後沒有奢侈的物品,只是自得其樂地研讀書籍。 短衣褐裳仍未完全,簡陋的飯食器皿常常安逸如故。 有兒子能繼承家業,不只是讀父親的書籍。 人生若沒有追求,應該不會辜負我們這些儒生。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樸實無華、堅守傳統的人物形象,他在現實生活中保持着古代的心志和行爲準則,不爲物質所累,追求內心的寧靜和精神的富足。作者通過這首詩歌表達了對這種精神境界的讚美和推崇,呼籲人們在現代社會中也能夠保持初心,堅守信念,追求內心的寧靜與滿足。
林大春的其他作品
- 《 周進士輓詩四首 》 —— [ 明 ] 林大春
- 《 旅行即事 》 —— [ 明 ] 林大春
- 《 山中寄別楊少參之七閩兼懷顏侍御二首 》 —— [ 明 ] 林大春
- 《 哭樑公實三首 》 —— [ 明 ] 林大春
- 《 鳳城七夕辱比鄰陳君治具見貽有感而作 》 —— [ 明 ] 林大春
- 《 豐城逢夏子還都餘尚南征 》 —— [ 明 ] 林大春
- 《 海陽餘生以求書馮明府興學之碑過予因爲二首贈之 》 —— [ 明 ] 林大春
- 《 戴使君自廣州歸壺山取道見訪因作此贈之四首 》 —— [ 明 ] 林大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