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之羅浮發鳳城途中述懷示同遊

日月懸太空,星辰列次舍。 名山奠坤軸,川流亙長夜。 丈夫生其間,獨往安可謝。 三光羅心胸,五嶽爲臺榭。 焉能事田園,何用植桑柘。 伊餘秉孤貞,少伏長林下。 一朝謬通籍,風雲在呼吒。 嶽瀆恣所如,行遊半區夏。 一自拂衣歸,泉石多清暇。 忽忽二十年,卒卒如駒罅。 言念羅與浮,光靈岱嵩亞。 鬱郁巖洞幽,翼翼飛泉瀉。 矧有同心人,白鶴時能跨。 今者如不往,百歲行將罷。 因茲乘興來,清秋髮長駕。 不學南州生,區區力耕稼。 不學向平遊,猶待畢婚嫁。 誓將陟其巔,山靈諒餘迓。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羅浮(luó fú):傳說中的仙山之一,位於東海之中,相傳仙人居住其中。 鳳城(fèng chéng):指傳說中鳳凰棲息的地方。 坤軸(kūn zhóu):指地球的中心。 五嶽(wǔ yuè):指中國古代傳說中的五座名山,泰山、華山、華山、衡山、恆山。 田園(tián yuán):農田。 植桑柘(zhí sāng zhè):種植桑樹和柘樹,古代常用來比喻平凡的生活。 長林(cháng lín):茂密的樹林。 籍(jí):指官職、身份。 嶽瀆(yuè dú):山谷。 區夏(qū xià):指夏天的時候。 罅(xià):縫隙。 岱嵩(dài sōng):指泰山和嵩山,泰山爲東嶽,嵩山爲中嶽。 鬱郁(yù yù):形容植物繁茂。 矧(shěn):更何況。 白鶴(bái hè):傳說中的仙鶴。 陟(zhì):登上。 靈(líng):神靈。 迓(yà):迎接。

翻譯

在羅浮山發鳳城的路上述懷,向同遊者表達心情 日月懸掛在太空,星辰排列在各自的住所。 名山托起地球的中心,江河流淌貫穿漫長的黑夜。 作爲男子生活在這個世界上,獨自前行又怎能不感謝。 三光照耀着心胸,五嶽宛如屋臺樓閣。 怎能只是務農種田,又何必種植桑樹柘樹。 我懷揣着孤貞之心,少年時在茂密的樹林中。 一旦誤入官籍,風雲變幻呼嘯而過。 山谷隨心所欲,行走遊玩半個夏天。 自己獨自拂去衣塵歸來,泉水石頭多清淨的時光。 轉眼間二十年過去,匆匆如同馬兒奔騰。 言語思念羅浮山和鳳城,光靈的泰山和嵩山相輔相成。 鬱鬱蔥蔥的巖洞幽深,翼翼飛瀑流水潺潺。 何況有志同道合之人,白鶴時常能跨越。 如今若不前往,百歲行將結束。 因此乘着興致前來,清秋中展開長途駕駛。 不學習南方的生活方式,只是平凡地耕種莊稼。 不學習向平凡的生活方式,還在等待完成婚姻。 發誓要登上山巔,山靈會明白我的心願。

賞析

這首詩以寫景抒懷的方式,表達了詩人對自然山水的熱愛和對自由自在生活的嚮往。詩中通過描繪日月星辰、名山川流等自然景觀,展現了大自然的壯麗和恢弘,同時也表達了詩人對自由、孤獨、追求理想的思考。詩人借羅浮山和鳳城之行,表達了對自由、追求理想的嚮往,同時也表達了對友誼、志同道合之人的珍視。整首詩意境深遠,寓意豐富,展現了詩人豁達灑脫的人生態度。

林大春

明廣東潮陽人,字邦陽,一字井丹。嘉靖二十九年進士。授行人,累官浙江提學副使,致高拱私黨於法,爲言官論劾,罷官。有《井丹集》。 ► 6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