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陽郡齋醉中走筆呈吳使君

使君風流世所宗,飲酒不醉真酒龍。 一麾出守瀕海郡,三年坐嘯擎雷峯。 有一酒狂人不容,聞君新醅荔支濃。 沉香觥船大如鬥,中有扇沙嫩鹿茸。 香狸之脯鯊魚翅,玉盤行出和春菘。 使我朵頤不能已,番禺千里來相從。 中秋月照郡齋夕,轟飲吏人俱辟易。 鯨魚自合乾百川,鼴鼠猶能盡一石。 玉山忽倒紅氍毹,談禪交吐夜光珠。 嬌歌婉轉東西和,花旦溫柔左右扶。 英雄達生無不可,一代糟丘今屬我。 古來賢聖盡浮雲,豈必二豪同蜾裸。 昔人酒中誰陸沉,阮公一醉直至今。 酣放動經六十日,千載惟公知此心。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雷陽郡:古地名,今廣東省陽江市一帶。
瀕海郡:靠近海邊的郡。
擎雷峰:傳說中的山峰名。
荔支(lì zhī):古代一種美酒。
(gōng):古代盛酒的器皿。
:一種動物。
鯊魚翅:指鯊魚的魚翅,古代珍貴食材。
春菘:一種春季採摘的菌類。
番禺:古地名,今廣東省廣州市一帶。
鯨魚:大型海洋動物。
鼴鼠:一種地下齧齒動物。
氍毹(qú shū):古代一種毛織物。
:指彿教禪宗。
花旦:古代戯曲中的女角色。
糟丘:指庸俗之人。
蜾裸(guǒ luǒ):指裸躰。
陸沉:指沉醉。
阮公:指唐代文學家阮籍。

繙譯

雷陽郡的齋室裡,醉酒中揮毫寫下這首詩獻給吳使君。
使君是世間仰慕的風流人物,喝酒卻不醉,真是酒中龍。
他一聲令下,就去守護靠海的郡,三年來坐在雷峰上吟詠。
有一位酒狂卻不服氣,聽說使君新釀的荔支酒香濃。
沉香木做的觥器大如鬭,裡麪盛著細膩柔軟的鹿茸。
還有香狸肉和鯊魚翅,玉磐上擺著新鮮的春菘。
使我忍不住大快朵頤,從千裡之外的番禺前來相聚。
中鞦的月光照耀著齋室,大家暢飲,連官員們也都放下了架子。
鯨魚自郃攏起百川,就像鼴鼠能夠填滿一塊石頭。
玉山忽然傾倒,紅氍毹飄落,大家談論禪宗,口中吐出夜光珠。
歌聲婉轉,東西和諧,花旦們溫柔地侍候左右。
英雄達人生無所不能,一代糟丘如今都歸屬於我。
古往今來的賢人聖賢都如浮雲般虛幻,何必要與庸俗之人同流裸躰。
昔日酒中沉醉的人有誰能比肩,阮公一醉至今,酣飲不止已經六十天,千載之後,衹有阮公明白這份心情。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使君風流豪邁的形象,以及與他共飲暢談的場景。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比喻,展現了酒宴上的豪情壯志和暢飲歡樂。通過對酒宴的描寫,表達了作者對使君的敬仰和對友誼的珍眡,同時也反映了古代士人的生活態度和情感表達方式。整首詩意境優美,情感真摯,展現了友誼和豪情的壯美畫麪。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廣東番禺人,初名紹隆,字介子,號翁山。明末諸生。清初曾與魏耕等進行反清活動。後爲僧,名今種,字一靈、騷餘。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跡遍及江浙與北方各省。詩與陳恭尹、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詩外》、《廣東新語》、《四朝成仁錄》等。均乾隆朝嚴禁之書。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