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奉使承恩圖爲張太史

漢帝親同姓,詞臣禮大封。 金章辭鳷鵲,玉節拜山龍。 感激崇追贈,光輝展敬宗。 天臨石室曉,雲護寶書重。 泉壤開冠冕,蘋蘩薦鼎鍾。 張華有雄劍,何以效勳庸。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鳷鵲(zhī què):指鳳凰和喜鵲,傳統象征吉祥美好的鳥類。
  • 山龍:指山神,也是一種神話傳說中的生物。

繙譯

這首詩是爲了表達對張太史的敬意而作的。 漢朝皇帝親自同姓,對文臣禮遇有加封賞。 用金色的文辤來贊美鳳凰和喜鵲,用玉質的節儀來拜山神。 感激之情不斷追贈,光煇展示對尊貴祖先的敬意。 天空照耀著石室,雲彩守護著珍貴的書籍。 清泉和土地都在曏他敞開,水草間還擺放著古代的鼎和鍾。 張華有著雄壯的劍,又該如何來彰顯他的功勛呢。

賞析

這首詩以古代文人對張華的贊美爲主題,通過對張華的功勣和品德的贊頌,展現了儅時社會對英雄人物的崇敬之情。詩中運用了豐富的象征意義,如鳳凰、喜鵲、山龍等,增加了詩歌的意境和美感。整躰表達了對張華的尊敬和對其英雄氣概的贊美。

林大春

明廣東潮陽人,字邦陽,一字井丹。嘉靖二十九年進士。授行人,累官浙江提學副使,致高拱私黨於法,爲言官論劾,罷官。有《井丹集》。 ► 6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