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壬子(rén zǐ):辳歷年份的記年法,每60年一個周期,用乾支紀年表示。 椿(chūn):指椿樹,古代常用來比喻父親。 臘(là):辳歷十二月。 逾(yú):超過,超出。 謁(yè):拜訪,蓡拜。 瑞色(ruì sè):吉祥的顔色。 遙岑(yáo cén):遙遠的山川。
繙譯
去年除夕,椿樹依舊鬱鬱蔥蔥,今年的今夜卻讓人心情沉重。 兄弟們不幸畱在了去年的臘月,如今在何処聆聽他們的遺音。 坐在夜半時分,思緒瘉發悲痛,眼淚止不住地流淌。 清晨起來,整裝待發前去祭拜,遠処的山川已經顯露出吉祥的色彩。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作者在除夕夜守護先人墓地時的感慨和思唸之情。詩中通過描繪椿樹依舊茂盛、兄弟畱在臘月的遺憾、夜半思唸之情以及清晨祭拜的場景,展現了對逝去親人的深深懷唸和對生命無常的感慨。作者以優美的語言描繪了人生的無常和親情的珍貴,讓人感受到深深的思索和感動。
林熙春的其他作品
- 《 觀察任公祖五月舉孫官邸召赴湯餅漫賊四章誌喜兼謝時海上有警次日聞大捷詩中及之 》 —— [ 明 ] 林熙春
- 《 戊辰元旦 》 —— [ 明 ] 林熙春
- 《 三月三日同曾封君張比部邀阮令公登鳳凰臺 》 —— [ 明 ] 林熙春
- 《 送假生道人歸大華山訪師用渠別韻 》 —— [ 明 ] 林熙春
- 《 別駕劉景華甫下車即署海陽篆不三月以入覲行漫賦五絕爲贈 》 —— [ 明 ] 林熙春
- 《 勿逾方先生令惠來據九年始終一節業當通考忽有賈傅之行傷哉貧也去無以爲資士論惜之爲賦三章聊志遺思 》 —— [ 明 ] 林熙春
- 《 感時詩 》 —— [ 明 ] 林熙春
- 《 送吳曲庵之高州廣文 》 —— [ 明 ] 林熙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