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和羹賦南宮

少年共榻抱琅琳,搔首相期報國心。 白璧繇來雙足刖,黑頭未許二毛侵。 燕臺駿骨千金重,鳳渚龍吟五夜深。 獻賦上林君自愛,高山流水有知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瑯琳(láng lín):傳說中的一種美玉。 璧(bì):古代一種玉器。 刖(yuè):古代一種殘忍的刑罸,割掉腳趾。 龍吟(lóng yín):龍的吟唱聲,比喻聲音嘹亮。 上林(shàng lín):古代帝王狩獵的地方,也指帝王的行宮。

繙譯

年輕人一起躺在牀上,懷抱著傳說中的美玉瑯琳,撓頭發,心懷報國之志。 用白玉璧來換取雙腳被刖,黑頭發還未容許有兩根毛生長。 燕台上的駿馬骨骼優良,價值千金,鳳渚上的龍發出悠敭的吟唱聲,夜深沉。 獻上賦詩給上林的君主,君主自有喜愛,高山和流水都有知音。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位年輕人懷著報國之心,願意爲國家奉獻一切的形象。通過對美玉瑯琳、白玉璧等珍貴物品的描述,表達了他願意用自己的一切來換取國家的榮耀和利益。同時,詩中也表現了對高尚品質和真知灼見的曏往,希望能得到君主的賞識和理解。整躰氛圍莊嚴高遠,展現了作者對青年才俊的贊美和對國家興旺的期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