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氏西園

· 林光
桑麻何地不宜春,潦倒誰拚一味貧。 南國疏慵來我馬,東風消息付何人。 泉通萬壑俱流玉,雲到千山總着巾。 多少升沈眼前事,一樽休更謝比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桑麻(sāng má):指桑葉和麻布,古代常用來比喻貧困。 潦倒(liáo dǎo):形容生活貧困失意。 疏慵(shū yōng):形容懶散不務正業。 升沈(shēng chén):指人生的起伏變化。

翻譯

桑葉和麻布在哪裏都不適合春天,貧困潦倒的人們爭相謀生。南國的人們懶散地來到我這裏,東風傳來的消息又是爲了誰。泉水從千萬山谷中流出像玉一樣清澈,雲彩飄到千山萬嶺上,總是佩戴着頭巾。人生中有多少起起伏伏的事情,就像一杯酒,不必再感謝鄰居相伴。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貧困潦倒的場景,表現了生活的艱辛和人生的起伏變化。詩人通過描寫桑葉和麻布不適合春天的意象,暗示了貧困的現狀。南國的人們懶散地來到詩人這裏,東風傳來的消息又是爲了誰,表現了人們的懶散和不務正業。最後,詩人以泉水流動、雲彩飄動的景象,表達了人生中的變化無常,以及對於生活中種種起伏的深刻體驗。

林光

明廣東東莞人,字緝熙。成化元年舉人。通經史,得吳澄論學諸書,讀之大喜。中舉後,從陳獻章學。初爲平湖教諭,官至襄王府左長史。 ► 142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