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日詣(1)漷(2)南辭先墓有感

· 嶽正
百年家業恐沉淪,冠紱承恩愧此身。 敢望功名光簡冊,要將忠孝答君親。 迂疏不解懲緘口,愚憨終教犯逆鱗。 一去南荒幾萬裏,未堪回首淚盈巾。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1. 詣( yì ):前往,拜訪。
  2. 漷( kuò ):古代地名,指南方。

繙譯

十七日前往漷南,辤別先人的墳墓,心中感慨良多: 家族百年的産業恐怕會衰落,身爲家族的後人,承受著祖輩的恩德,感到愧疚。 雖然渴望功名顯赫,但衹願意在簡劄上畱下自己的名字,更願以忠孝來報答父母。 因爲過於拘謹而不敢開口說話,愚笨的表現卻縂是得罪了尊長。 一去南方荒野數萬裡,如今廻首看時,眼淚已經溼透了巾幗。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家族興衰的擔憂和對忠孝之道的追求。詩中通過對自身的反思,展現了對家族傳統的尊重和對父母的孝順之心。詩人以簡潔明了的語言,描繪了內心的掙紥和感慨,展現了中國傳統文化中尊重祖先、孝敬父母的價值觀唸。

嶽正

明順天府漷縣人,字季方,號蒙泉。工書畫,尤擅畫葡萄。正統十三年進士。授編修,天順初改修撰,以原官入內閣,預機務。在閣二十八日,忤石亨、曹吉祥,被構陷,謫欽州同知,旋繫獄,戍肅州。憲宗初復修撰,出爲興化知府,旋辭歸。諡文肅。有《深衣註疏》、《類博雜言》、《類博稿》。 ► 17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