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嶽

玄黃相噴薄,氣結金銀峯。 青帝行春令,中天作岱宗。 鮮霞亂滄海,初日上芙蓉。 御道盤三觀,虛壇倚五鬆。 無人探玉牒,獨自聽霜鍾。 樹接蓬瀛近,雲遮齊魯重。 明堂留漢跡,樑父失秦封。 瀑布橫天白,桃花帶露濃。 仙人飛不下,玉女笑相從。 縹緲星河外,迎予一白龍。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玄黃:指天地之間的神祕氣象。
金銀峯:指高聳入雲的山峯。
青帝:傳說中的掌管春天的神明。
岱宗:泰山的別稱。
蓬瀛:傳說中仙人居住的地方。
齊魯:指齊國和魯國,泛指山東地區。
明堂:古代帝王舉行祭祀的地方。
漢跡:指漢代的遺蹟。
梁父:指梁惠王,梁國的國君。
秦封:指秦始皇的封地。
縹緲:形容虛幻不實。

翻譯

泰山之巔,神祕的氣象如同玄黃色的雲霧噴薄而出,氣勢如金銀般的山峯凝結其中。春天來臨,青帝發佈春令,泰山高聳入雲,彷彿是青帝的居所。晨曦中,霞光映照在蒼茫的大海上,初升的太陽照耀着盛開的芙蓉花。御道蜿蜒盤旋,三觀交匯於此,虛壇依偎在五鬆之間。這裏無人來探尋神祕的玉牒,只有我獨自聆聽晨霜的鐘聲。樹木連綿接近蓬瀛,雲霧繚繞遮掩着齊魯之地的重山。明堂留存着漢代的痕跡,梁惠王失去了秦始皇所封賜的封地。瀑布橫空飛流直下,桃花帶着晶瑩的露水芬芳四溢。仙人飛昇不再下凡,玉女笑容燦爛相隨。虛幻的星河之外,一條白龍迎接着我。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泰山的壯麗景色,以及其中蘊含的神祕和仙境之感。通過對自然景觀的描繪,展現了詩人對大自然的敬畏和讚美之情,同時也融入了一些神話傳說元素,增添了詩歌的神祕感和浪漫主義色彩。整體氛圍優美,意境深遠,讓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壯美和神祕。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廣東番禺人,初名紹隆,字介子,號翁山。明末諸生。清初曾與魏耕等進行反清活動。後爲僧,名今種,字一靈、騷餘。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跡遍及江浙與北方各省。詩與陳恭尹、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詩外》、《廣東新語》、《四朝成仁錄》等。均乾隆朝嚴禁之書。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