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金陵曲中遺事

曲中女士愛藏書,寇四牙籤盡不如。 今瘦古肥爭學帖,手抄還向晚妝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金陵:南京的古稱。
  • 四牙籤:指四支牙籤,用來寫字。
  • 古肥(gǔ féi):指古代的胖女子。
  • 學帖:指學習書法。
  • 晚妝餘(yú):指晚妝餘燼,即晚妝殘留。

翻譯

金陵曲中有一位女士熱愛藏書,她的四支牙籤寫字的水平遠不如她。如今,瘦弱的女子也爭相學習書法,但手抄的字跡卻帶有晚妝殘留的痕跡。

賞析

這首古詩描繪了金陵曲中一位女士的愛書之情。她熱愛藏書,對書法有着追求,與寇四牙籤的對比表現了她的才華。詩中提到的瘦弱女子也開始學習書法,展現了古代女子對文化的追求。晚妝餘燼的描寫則增添了一絲悽美的意境,表現了女子的孤獨與深情。整首詩通過對女子的描寫,展現了她內心深處的堅韌和追求。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廣東番禺人,初名紹隆,字介子,號翁山。明末諸生。清初曾與魏耕等進行反清活動。後爲僧,名今種,字一靈、騷餘。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跡遍及江浙與北方各省。詩與陳恭尹、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詩外》、《廣東新語》、《四朝成仁錄》等。均乾隆朝嚴禁之書。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