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鵑峯作
浮山頂上花萬千,一峯花獨多杜鵑。色兼藍紫與黃者,絕少殷紅猩血鮮。
開時無葉但枝幹,槎枒屈曲相鉤連。浮山舊多海底樹,豈鐵珊瑚風吹堅。
定知不是子規血,不然望帝成神仙。春心已得丹砂化,蠶叢舊恨都棄捐。
謝豹亦作搗藥鳥,口中長吐瑤池蓮。開多黃色得中氣,與金芙蓉爭光妍。
西蜀安得有此種,啼痕沾溼迷荒煙。斑斑胭脂自太古,那能化碧沉重泉。
龍爲魚兮誰不苦,瀟湘之竹同煩冤。噫籲嘻,瀟湘之竹真煩冤。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杜鵑(dù juān):一種花卉,花色多爲藍紫、黃色,少見殷紅色。
鉄珊瑚(tiě shān hú):一種堅硬的珊瑚。
子槼(zǐ guī):古代傳說中的一種鳥,相傳其血可以使人成爲神仙。
帝:指古代帝王。
丹砂(dān shā):傳說中的一種神奇葯物。
謝豹(xiè bào):傳說中的一種神鳥。
瑤池(yáo chí):神話中的仙境。
金芙蓉(jīn fú róng):一種黃色芙蓉花。
西蜀:指古代蜀地,今四川地區。
繙譯
浮山頂上開滿了千姿百態的花朵,但其中一座峰上的杜鵑花最爲繁盛。它的花色既有藍紫和黃色,也有極少見的殷紅色,像猩猩的鮮血一般。開花時沒有葉子,衹有光禿禿的枝乾,彎曲交錯,形成一幅奇特的景象。浮山曾經長滿了海底的樹木,但這些樹木卻不像堅硬的鉄珊瑚那樣經得住風吹雨打。我斷定這些花竝非子槼的血染成,否則望帝也會變成神仙。春心已經被丹砂化作,舊日的蠶叢恨惡已經全部拋棄。謝豹也變成了擣葯的鳥,口中長出了瑤池的蓮花。這些杜鵑花中開得最多的是黃色的,散發著中和的氣息,與金色的芙蓉花爭相綻放。西蜀又怎麽會有這樣的花呢,啼聲沾溼了迷霧,倣彿是胭脂自古以來的痕跡,怎能化作碧綠的沉重泉水。龍變成魚又有誰不痛苦,瀟湘之竹也同樣煩惱。唉呀,瀟湘之竹真是煩惱。
賞析
這首詩以描寫杜鵑花爲主題,通過對花朵色彩、形態的描繪,展現出杜鵑花的獨特之美。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比喻和象征,如將花色與猩猩的鮮血相比,將花枝形態與鉄珊瑚相對,展現出詩人對杜鵑花的深刻感悟。詩中還融入了神話傳說元素,如子槼的血可以使人成仙,謝豹變成擣葯鳥等,增添了神秘色彩。整首詩意境優美,富有詩意,展現了詩人對自然的獨特感悟和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