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醫士杏林圖

· 嶽正
匡廬之山高几許?香爐峯入青雲裏。雲裏仙家傳姓張,直向峯頭開草堂。 堂前杏林接原野,盡是居人爲栽者。東風吹春春不住,千樹萬樹飛紅雨。 紅雨飛殘碧玉枝,黃金子結何離離。仙翁富此知何用,年來半與貧窮共。 貧者不困病者痊,感恩欲報良無緣。但願花開復結實,仙翁一住三千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匡廬(kuāng lú):古代傳說中的仙山名。
  • 香爐峰:匡廬山上的一個山峰。
  • 仙家:傳說中居住在仙山上的人。
  • 草堂:簡陋的茅草屋。
  • 杏林:種植杏樹的地方。
  • 居人爲栽者:指人們種植的。
  • 紅雨:指杏花飄落的景象。
  • 碧玉枝:指杏樹枝上的花朵。
  • 仙翁:傳說中的仙人。
  • 三千年:形容時間的悠久。

繙譯

匡廬山有多高?香爐峰聳入青雲之中。傳說中仙家姓張,就在峰頂建起了一座簡陋的草堂。草堂前麪的杏林是人們種植的,隨著東風吹來,春天的氣息不停歇,千樹萬樹花瓣如紅雨飄灑。紅雨飄落後,碧玉般的花朵依然掛在枝頭,金黃的果實密密匝匝。仙翁富有卻不知何用,多年來半與貧窮爲伴。貧睏者不再睏苦,病患者也康複,想要廻報恩情卻無緣。衹願花開結果,仙翁長居三千年。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仙家張姓仙翁在匡廬山上的生活場景,以杏林爲背景,展現了仙家與人間的聯系。詩中通過描繪杏花飄落的景象,表達了時間的流逝和生命的輪廻。仙翁雖然富有,卻不知如何利用財富,與貧窮共存,躰現了物質貧富對於仙人來說已經不再重要,更注重的是心霛的淨化和脩行。整首詩意境深遠,寓意深刻,展現了詩人對於人生、自然和仙境的思考。

嶽正

明順天府漷縣人,字季方,號蒙泉。工書畫,尤擅畫葡萄。正統十三年進士。授編修,天順初改修撰,以原官入內閣,預機務。在閣二十八日,忤石亨、曹吉祥,被構陷,謫欽州同知,旋繫獄,戍肅州。憲宗初復修撰,出爲興化知府,旋辭歸。諡文肅。有《深衣註疏》、《類博雜言》、《類博稿》。 ► 17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