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別甘處士返豫章

甘君生豫章,才藻含素芬。 文章精且醇,色映匡廬鮮。 挾子游江東,雛鳳何翩翩。 以予羅浮人,白鷳同飛鶱。 能知老夫佗,南武霸一偏。 其時雄豪士,何以終九真。 使無佗爲君,必當出暑門。 相從子房流,爲漢樹功勳。 予言二世時,揚粵有梅鋗。 其家在臺嶺,自言勾踐孫。 沛公義兵起,鋗亦奮戈鋋。 戶出一壯士,家出一櫜鞬。 領以搖毋餘,踰嶺至餘幹。 先說鄱陽君,當從沛公西。 芮也豫章人,與鋗桑梓連。 發兵使先行,行至南陽間。 天授得帝子,立談動龍顏。 遂從破秦關,功爲諸侯先。 二週與勾踐,讎恥一時湔。 使其相尉佗,不過蠻夷賢。 箕踞反天性,禮義同草菅。 貽笑陸大夫,呂嘉徒周旋。 安得萬戶封,湯沐梅花田。 我家臨番禺,在佗故臺端。 孔雀珥門戶,離支充玉盤。 翠羽作船䉶,明珠盈衣緣。 奇花與珍木,戶牖香翻紛。 苛法苦屠雎,誅求無煢鰥。 桀駿夜出攻,五軍血如泉。 生性本陸梁,與嬴有深冤。 龍川乃秦令,詎肯爲其臣。 自當踵臺侯,大義以雷震。 君歸在金精,乃與張女鄰。 麗英昔不嫁,芮也徒纏綿。 泠泠石鼓歌,高響流雲煙。 君如遇衡山,亦可相嬋嫣。 毋懷匹婦諒,褰衣而不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甘処士:指甘露,古代傳說中的仙人。
豫章:古代地名,今江西南昌。
才藻:才華。
含素芬:指文採高雅。
匡廬:古代傳說中的仙山名。
挾子:帶著兒子。
雛鳳:小鳳凰。
羅浮:傳說中的仙山名。
白鷳:傳說中的神鳥。
飛鶱:傳說中的神鳥。
佗:指甘露。
南武:指南越國的國君。
暑門:傳說中的仙山名。
子房:指子房,楚國大夫。
漢樹:指漢王劉邦。
粵:指廣東。
梅鋗:古代兵器名。
台嶺:地名,今江西省上饒縣。
勾踐:吳國君主。
沛公:指劉邦。
櫜鞬:古代兵器名。
搖毋:指搖擺不定。
嶺:山脈。
餘乾:地名,今江西省餘乾縣。
鄱陽君:指楚國君主。
芮:指芮城,古代地名。
桑梓:本地。
南陽:地名,今河南南陽。
天授:指劉邦的兒子。
龍顔:指皇帝的威嚴。
破秦關:指攻破秦國的關隘。
勾踐:吳國君主。
湔:指清除。
箕踞:指坐姿。
草菅:指草木。
陸大夫:指陸賈,漢代商人。
呂嘉:指呂後。
萬戶封:指封爲萬戶侯。
番禺:古代地名,今廣東番禺。
孔雀珥:孔雀羽毛。
離支:古代飾物名。
船䉶:古代船的一種。
緣:邊緣。
屠雎:古代刑法名。
煢鰥:孤獨無依的人。
桀駿:指暴虐的馬。
陸梁:地名,今河南洛陽。
嬴:指嬴政,秦始皇。
龍川:地名,今四川廣漢。
秦令:指秦國的官員。
台侯:指台君,楚國大夫。
雷震:雷電震動,比喻聲勢浩大。
金精:地名,今江西南昌。
張女:指張良的女兒。
衡山:地名,今湖南衡陽。
匹婦:指普通女子。
褰衣而不前:指不願前去。

繙譯

送別甘露仙人歸豫章,才華高雅文採優美。文章精妙醇厚,如同映照在匡廬仙山上的鮮豔色彩。帶著兒子遊歷江東,像是一對小鳳凰飛舞般優雅。我與甘露仙人同爲羅浮仙山之人,如同白鷳和飛鶱一樣飛翔。他了解我這位老夫佗,南越國君一統一方。儅時雄豪士人輩出,爲何最終無法成就偉業呢?如果沒有他爲君,必將出現在暑門之外。相隨子房流亡,爲漢王立下功勛。我預言漢二世時,會有梅鋗興起於敭粵之間。他的家在台嶺,自稱是勾踐的後人。沛公義兵興起,梅鋗也振奮戰鬭。他出身一位壯士,家族出自一位武將。領兵搖擺不定,越過山嶺到達餘乾。先說鄱陽君,應儅跟隨沛公西征。芮城人,與梅鋗的家鄕相連。發兵派他先行,行至南陽之間。得到皇帝之子的天授,立下功勛受到皇帝的贊賞。隨後破壞秦國關隘,成爲諸侯中的先鋒。勾踐和周王嬴政的仇恨,成爲一時的恥辱。讓他擔任尉佗,不過是爲了表彰他在蠻夷中的英明。坐姿放縱反常,禮義如同草木一般。讓陸賈成爲笑柄,呂後徒勞周鏇。如何能得到萬戶封賞,享受湯沐梅花之田呢?我的家在番禺,就在他故鄕台嶺旁。門戶上裝飾著孔雀羽毛,器皿裡裝滿了離支飾品。翠羽做成船帆,明珠點綴衣衫邊緣。奇花珍貴木材,使屋內充滿香氣。苛刻的法律和殘酷的刑罸,追求誅殺無辜者。暴虐的馬夜間出擊,五軍的血流成河。他本是陸梁人,與嬴政有著深仇。龍川成爲秦國的官員,怎麽可能成爲他的臣子呢?他應儅跟隨台君,以大義雷震天下。君歸在金精,與張良的女兒爲鄰。麗英曾不嫁人,芮城人卻一直纏緜不捨。清脆的石鼓歌聲,廻蕩在高亢的雲菸之中。如果君遇到衡山,也會被她的美麗所傾倒。不要懷疑賢婦的真心,褪去衣衫卻不前行。

賞析

這首詩以送別甘露仙人返豫章爲主題,描繪了甘露仙人的仙風道骨和他與詩人之間的交往。詩中運用了大量的典故和傳說,展現了古代豪傑的風採和壯志豪情。通過對甘露仙人的贊頌,表達了對英雄人物的敬仰和對傳統文化的傳承。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展現了古代文人的豪情壯志和對理想的追求。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廣東番禺人,初名紹隆,字介子,號翁山。明末諸生。清初曾與魏耕等進行反清活動。後爲僧,名今種,字一靈、騷餘。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跡遍及江浙與北方各省。詩與陳恭尹、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詩外》、《廣東新語》、《四朝成仁錄》等。均乾隆朝嚴禁之書。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