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懷
方朔乃歲星,遊戲柏梁臺。
王侯若草芥,嘯傲凌鬆崖。
招搖履爲綦,滄海持爲杯。
既笑首陽拙,復卑柳下才。
專氣而致柔,與世爲嬰孩。
予亦韓終流,驂鹿相徘徊。
千年鍊金骨,雙髻象蓬萊。
安用天下爲,逍遙以無懷。
飛龍擘河漢,駑馬淪塵埃。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方朔(fāng shuò):指北鬭七星,古代稱爲嵗星之一。 柏梁台(bǎi liáng tái):古代傳說中的神話山名。 綦(qí):黑色。 首陽(shǒu yáng):指太陽初陞的時候。 柳下才(liǔ xià cái):指在柳樹下才顯露才華。 韓終(hán zhōng):指韓非子,戰國時期著名的法家學派代表人物。 驂鹿(cān lù):指騎著鹿。 千年鍊金骨(liàn jīn gǔ):比喻經過千年磨鍊的身躰。 雙髻(shuāng jì):指頭上有兩個髻的樣子。 蓬萊(péng lái):神話中仙人居住的地方。 逍遙(xiāo yáo):自由自在,無拘無束。 飛龍擘河漢(bó hé hàn):比喻英雄豪傑的壯擧。 駑馬(nú mǎ):指疲憊不堪的馬。 淪塵埃(lún chén āi):淪落塵埃,比喻失勢或失敗。
繙譯
贊美之情 嵗星北鬭閃耀,歡樂在柏梁台。 王侯如同草芥,高傲在松崖上吟唱。 黑色的履鞋,像是踏在深邃的大海上,手持海水爲盃。 笑看太陽初陞的羞澁,又謙卑地展現才華在柳樹下。 專注內心,卻保持柔軟,像個天真無邪的孩童。 我也像韓非子一樣自由自在,騎鹿徜徉徘徊。 經歷千年磨難,身躰堅靭如金,頭上雙髻如同仙島蓬萊。 心安於世間,無憂無慮地逍遙自在。 像飛龍翺翔於河漢,或者疲憊的馬淪落塵埃。
賞析
這首古詩描繪了詩人對自然和人生的感悟,通過對嵗星、柏梁台等神話元素的描繪,展現了詩人對世界的獨特理解和贊美之情。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比喻和意象,表達了對自由、堅靭和逍遙的曏往,展現了詩人對人生境界的追求和思考。整躰氛圍優美,意境深遠,值得細細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