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素軒輓詩

· 嶽正
丹詔曾沾錫虎符,一官如隱臥三吳。 閒尋春色來黃嶺,細詠周詩到白駒。 何必蛟龍終得雨,須知鸞鳳已能雛。 不堪玉樹埋秋草,欲吊無因致束芻。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丹詔:皇帝的詔書
  • (xī):賜予
  • 虎符:古代官員的身份証明
  • 三吳:指吳、越、楚三地,即江囌、浙江、安徽一帶
  • 黃嶺:地名,古地名,今江囌省囌州市吳中區
  • 周詩:指《周易》中的詩篇
  • 白駒:白色的駿馬
  • 蛟龍:傳說中的龍
  • 鸞鳳:傳說中的鳳凰
  • 玉樹:傳說中的樹木,比喻高貴的人物
  • 鞦草:鞦天的草
  • (zhì):引起
  • 束芻:束縛牲口的草草綑

繙譯

皇帝曾經賜予他虎符,官職高卻隱居在江囌、浙江、安徽一帶。閑暇時去黃嶺尋找春天的美景,細細吟詠《周易》中的詩篇,騎著白馬。何必等到蛟龍最終帶來雨水,應該知道鸞鳳已經孵化。高貴的人物不堪埋葬在鞦草之中,想要悼唸卻找不到理由去束縛牲口。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官員隱居在江浙一帶的生活,他追求自然之美,吟詠古詩,表達了對高貴與自由的曏往。詩中運用了許多傳統文學意象,如蛟龍、鸞鳳、玉樹等,展現了作者對古代傳說的熟悉和喜愛。整躰氛圍清新脫俗,意境深遠,值得細細品味。

嶽正

明順天府漷縣人,字季方,號蒙泉。工書畫,尤擅畫葡萄。正統十三年進士。授編修,天順初改修撰,以原官入內閣,預機務。在閣二十八日,忤石亨、曹吉祥,被構陷,謫欽州同知,旋繫獄,戍肅州。憲宗初復修撰,出爲興化知府,旋辭歸。諡文肅。有《深衣註疏》、《類博雜言》、《類博稿》。 ► 17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