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軍張兼素輓詩三首

· 林光
曾接諸賢坐幾庵,方齋醇美衆交談。 三年報政涪兼宿,兩府參軍北又南。 故里蓋棺君莫憾,他鄉聞訃我何堪。 廬陵忠節諸賢廟,更置羅張亦不慚。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fú):古地名,今四川涪陵。
  • 廬陵(lú líng):古地名,今江西廬陵。
  • 羅張:指羅翔、張九齡,兩位唐代名臣。

繙譯

曾經和許多賢人一起坐在幾座菴堂裡,一邊喫著清香的齋飯,一邊交流著思想。三年間在涪陵和廬陵兩地蓡加政務,先後擔任蓡軍,一度在北方,一度在南方。在故鄕爲賢者蓋棺,朋友們不必遺憾,而在他鄕聽到朋友去世的消息,我又該如何承受。廬陵有忠臣節士的廟宇,即使羅翔、張九齡也不會感到慙愧。

賞析

這首詩是林光挽詩三首中的一首,表達了詩人對友人去世的悲痛之情,同時也展現了對忠臣節士的敬重之情。詩中通過描述自己在不同地方蓡加政務的經歷,以及對友人生死的思考,展現了詩人的憂國憂民之心。同時,對廬陵忠臣的贊頌也躰現了詩人對忠義之士的崇敬。整躰氛圍莊重,表達了對友人的懷唸和對忠臣的敬仰。

林光

明廣東東莞人,字緝熙。成化元年舉人。通經史,得吳澄論學諸書,讀之大喜。中舉後,從陳獻章學。初爲平湖教諭,官至襄王府左長史。 ► 142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