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別姚大參之陝右予如江黃

昔予西使君出關,君入閩時予歸山。 相望若爲河海隔,相逢卻在風塵間。 燕京同日辭朝出,闕里新秋謁聖還。 忽向彭城悵歧路,秦山楚水照離顏。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徐州(xú zhōu):地名,古代地名,今屬江蘇省。 姚大參(yáo dà cān):指姚崇,字大參,唐代宰相。 陝右(shǎn yòu):指陝西一帶。 燕京(yān jīng):指北京,古代稱燕地,後爲遼、金、元、明、清等朝的都城。 闕里(què lǐ):指皇宮。 彭城(péng chéng):地名,古代地名,今屬江蘇省徐州市。

翻譯

徐州別姚大參之陝右,我像江黃一樣離開了姚崇,當時他在陝西一帶,我回到了徐州這座地方。我們相望的時候彷彿被河海隔開,但當我們相逢時卻是在塵土飛揚的世界裏。我離開燕京的時候,他也同日辭去朝廷,我在皇宮新秋謁見聖上,卻突然在彭城這裏迷失了方向,秦山和楚水映照着我離別的臉龐。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與姚崇相別的情景,通過對地名和人物的描寫,展現了詩人內心的離愁別緒。詩中運用了對比的手法,表現了相望時的遙遠和相逢時的近在咫尺,以及離別時的無奈和迷失時的茫然。整首詩情感真摯,意境深遠,通過對友誼與離別的描寫,展現了人生的無常和變遷。

林大春

明廣東潮陽人,字邦陽,一字井丹。嘉靖二十九年進士。授行人,累官浙江提學副使,致高拱私黨於法,爲言官論劾,罷官。有《井丹集》。 ► 6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