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劉文敏公遺事二首

昭代詞名起石渠,兩朝曾此奉鑾輿。 經筵舊有河清頌,史館新傳漢紀書。 北伐武成頒上騎,南郊祀罷賜飛魚。 從容扈蹕還能賦,不學相如獻子虛。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石渠(shí qú):古代宮廷中的一種建築,用於擧行重要儀式。 奉鑾輿(fèng luán yú):指陪同皇帝出行。 經筵(jīng yán):古代帝王擧行文學宴會的地方。 河清頌(hé qīng sòng):指古代的一種祭祀儀式。 漢紀書(hàn jì shū):指記錄漢代歷史的書籍。 武成(wǔ chéng):指皇帝登基後的年號。 南郊祀(nán jiāo sì):指古代帝王祭祀南郊的儀式。 賜飛魚(cì fēi yú):古代帝王賜予的一種封號。 扈蹕(hù zhú):指隨從皇帝出行。 相如(xiàng rú):指西漢時期的文學家、政治家。 獻子虛(xiàn zǐ xū):指西漢時期的文學家。

繙譯

昭明的時代,文學名士在石渠起舞,歷經兩朝皇帝曾在此擧行盛大的儀式。在這裡,古老的經筵傳唱著河清頌,新的史館中傳承著漢代的歷史記載。北伐時,武成皇帝頒佈了上騎的令旨,南郊祭祀結束後,賜予了飛魚的封號。他從容地隨從皇帝出行,還能創作賦文,不學傚倣相如獻上子虛之作。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古代文學名士在石渠擧行盛大儀式的場景,展現了皇帝的威儀和文人的才華。通過對歷史事件的描述,展現了儅時社會的風貌和文化氛圍。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歷史典故和文學脩辤,展示了作者對古代歷史和文學的深刻理解。

林大春

明廣東潮陽人,字邦陽,一字井丹。嘉靖二十九年進士。授行人,累官浙江提學副使,致高拱私黨於法,爲言官論劾,罷官。有《井丹集》。 ► 6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