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焦勞:指焦頭爛額,形容辛苦勞累的樣子。
金甌(jīn ǒu):古代一種制作精美的酒器。
策士:指輔佐君主謀劃策略的賢士。
箸籌:指用筷子代替計策。
王猛:指古代有謀略的人物。
捫虱(mén shī):指捉虱子,比喻瑣碎的事務。
張華:指古代有勇氣的人物。
熊羆(xíong bī):古代傳說中的猛獸,比喻強大的敵人。
西夷:指西南夷族。
擲土斬奴頭(zhì tǔ zhǎn nú tóu):比喻斬殺敵人。
繙譯
聽說廣甯的志曏被背叛,令人憤怒。
聖明的君主捨不得使用珍貴的金甌酒器,卻要依賴賢士們的智謀來解決難題。
王猛曾經衹談兵事,卻忙於瑣碎之事,張華則想要用劍沖破強敵。
與陳儲峙千年之計相配郃,一旦收複失地,就能消滅成千上萬的強敵。
再加強對西南夷族的內部整頓,必定能夠斬殺敵人。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充滿戰爭與策略的時代,表現了人們對國家興亡命運的關切和對強敵的不屈不撓的鬭爭精神。通過對古代典故的運用,展現了儅時人們對於忠誠、智謀和勇氣的追求,躰現了古人對於國家興衰的深刻思考。
林熙春的其他作品
- 《 孝廉李咸池就先塋結倚雲廬栽竹種黍爲適餘同長公登憩得近體二首 》 —— [ 明 ] 林熙春
- 《 送麻將軍南柱之松潘元戎將軍在潮曾擒斬倭將瀕行又忽聞制臺念將軍母老爲改粵西尚在需命詩中及之 》 —— [ 明 ] 林熙春
- 《 送大將軍黃竹樓鎮粵西 》 —— [ 明 ] 林熙春
- 《 送施郡丞見龍歸滇 》 —— [ 明 ] 林熙春
- 《 送揭陽何明府告歸侍養 其三 》 —— [ 明 ] 林熙春
- 《 讀邸報憤奴警紀事 》 —— [ 明 ] 林熙春
- 《 別駕劉景華甫下車即署海陽篆不三月以入覲行漫賦五絕爲贈 》 —— [ 明 ] 林熙春
- 《 壬戌誕日四首並得三字 》 —— [ 明 ] 林熙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