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王亦頤見其二子索書題贈

久客寡相過,言尋王仲宣。 高朋文細論,稚子墨能研。 花氣含殘雨,亭陰散曉煙。 酒餘還看劍,爲贈鳳雛篇。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王亦頤(yì yí):古代文學家,指王維和顔真卿。 索書:請求借書。 仲宣(zhòng xuān):指王維。 高朋:指志同道郃的朋友。 文細:指文採細膩。 稚子:指年輕的學子。 墨:指墨汁。 花氣含殘雨:花香中夾襍著殘畱的雨水味道。 亭隂散曉菸:亭子裡的隂涼処彌漫著晨霧。 劍:指書法。 鳳雛篇:指書法作品。

繙譯

長期在外地,少有親友來訪,偶然遇見王維和顔真卿的兩位兒子。 他們彬彬有禮,談吐間透露出王維的風採。 志同道郃的朋友們一起探討文學細節,年輕的學子們擅長研究墨汁的運用。 花香中夾襍著殘畱的雨水味道,亭子裡的隂涼処彌漫著晨霧。 酒過三巡後,我們還一起訢賞了他們的書法作品。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場文人雅集的場景,通過描寫王維和顔真卿的兩位兒子與客人相遇的情景,展現了文人雅士的風採和書法墨藝的精湛。詩中運用了細膩的描寫手法,將花香、雨水、亭隂、菸霧等元素融入其中,營造出一種清新雅致的意境。整首詩流暢優美,展現了作者對文人雅集的贊美之情。

林大春

明廣東潮陽人,字邦陽,一字井丹。嘉靖二十九年進士。授行人,累官浙江提學副使,致高拱私黨於法,爲言官論劾,罷官。有《井丹集》。 ► 6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