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烽火:古代邊防報警的煙火,比喻戰火或戰爭。
- 兼:同時具有或涉及幾種事物或若干方面。
- 舟楫:船隻。
- 艱危:艱難危險。
- 四十餘:四十多。
- 弓外鵠:比喻被射中的目標,這裏指成爲被攻擊的對象。
- 一葬海中魚:比喻死亡,意指可能葬身於大海。
- 債豈他生償:債務難道要來生償還嗎?
- 名應獄吏書:名聲應該由獄吏來記錄,意指因罪入獄。
- 舊將:舊時的將領。
- 亂離:因戰亂而流離失所。
翻譯
戰火連天,船隻難行,經歷了四十多年的艱難危險。 幾次成爲被攻擊的目標,甚至可能葬身於大海。 難道債務要到來生才能償還嗎?名聲卻要由獄吏來記錄。 閒暇時尋找舊時的將領,追問起那戰亂流離的初期。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作者在戰亂中的艱難生活和內心的無奈。通過「烽火兼舟楫」和「艱危四十餘」等詞句,生動地展現了戰亂頻仍、生活困苦的景象。後兩句「債豈他生償,名應獄吏書」則深刻表達了作者對命運的無奈和對名聲的悲觀看法。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作者對戰亂時代的深刻反思和對和平生活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