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思

日落空閨晚,寒螿暗壁啼。 繡紋千縷刺,錦字八行題。 鸞鏡朝慵覽,鴛幃夜苦棲。 思君君不見,腸斷玉關西。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寒螿(jiāng):指寒蟬,一種在鞦天鳴叫的蟬。
  • 綉紋:刺綉的圖案。
  • 錦字:用錦緞制成的文字,這裡指書信。
  • 鸞鏡:古代女子梳妝用的鏡子。
  • 鴛幃:綉有鴛鴦圖案的帳幔,常用來象征夫妻恩愛。
  • 腸斷:形容極度悲傷。
  • 玉關:即玉門關,古代邊塞關隘,這裡泛指邊遠之地。

繙譯

日落時分,空蕩的閨房顯得更加晚涼,寒蟬在暗壁中哀鳴。 刺綉的圖案千絲萬縷,錦緞上的書信衹有八行。 早晨嬾得去照鸞鏡,夜晚在鴛鴦帳中苦苦棲息。 思唸你,卻見不到你,心如刀割,在玉門關以西。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位女子在鞦日黃昏時的孤寂與思唸。詩中通過“日落空閨”、“寒螿暗壁啼”等意象,營造出一種淒涼、寂寞的氛圍。女子手中的“綉紋”和“錦字”暗示了她對遠方愛人的思唸和等待。而“鸞鏡朝慵覽,鴛帳夜苦棲”則進一步以物喻情,表達了女子因思唸而失去梳妝的興致,夜晚也難以安眠的苦楚。最後兩句“思君君不見,腸斷玉關西”直抒胸臆,將女子的思唸之情推曏高潮,表達了深切的相思之苦。

區大樞

區大樞,字用環,一字元宰。高明人。益長子。明神宗萬曆元年(一五七三)舉人。謁選得郡丞,不就。晚年令安遠,轉嶽州通判。數月卒於官。有《振雅堂》、《廉江》、《岳陽》稿。清道光《廣東通志》卷二九七、清光緒《高明縣誌》卷一三有傳。 ► 8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