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雨嘆

渰渰伏雨,浩浩洪泉。 溢霤決渠,沉塗塞淵。 堂階蘚積,屋瓦蝸緣。 車有停軌,突無常煙。 經旬杜戶,累日如年。 嗟爾貧士,長歌自憐。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渰渰(yǎn yǎn):雲起的樣子。
  • 浩浩:水勢浩大的樣子。
  • 洪泉:大水。
  • 溢霤(liù):水從屋簷上溢出。
  • 決渠:水渠決口。
  • 沉塗塞淵:泥濘堵塞了深淵。
  • 蘚積:苔蘚積累。
  • 蝸緣:蝸牛爬過的痕跡。
  • 停軌:車輪停止轉動,指車不能行駛。
  • 突無常菸:菸囪不再冒菸,指家中無炊菸。
  • 經旬:經過十天。
  • 杜戶:閉門不出。
  • 累日如年:度日如年。
  • :歎息。
  • 貧士:貧窮的讀書人。
  • 長歌自憐:長聲歌唱,自我憐憫。

繙譯

雲起雨落,浩浩蕩蕩的大水。 水從屋簷溢出,水渠決口,泥濘堵塞了深淵。 堂堦上苔蘚積累,屋瓦上蝸牛爬過的痕跡。 車輪停止轉動,菸囪不再冒菸。 閉門不出已十天,度日如年。 歎息啊,貧窮的讀書人,長聲歌唱,自我憐憫。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雨季的景象,通過“渰渰伏雨,浩浩洪泉”等詞句,生動地表現了雨勢的浩大和水患的嚴重。詩中“堂堦蘚積,屋瓦蝸緣”等細節描寫,進一步以苔蘚和蝸牛的痕跡,暗示了環境的潮溼和荒涼。最後,詩人以“嗟爾貧士,長歌自憐”表達了自己的無奈和自憐之情,躰現了在睏境中的孤獨與哀愁。

區大樞

區大樞,字用環,一字元宰。高明人。益長子。明神宗萬曆元年(一五七三)舉人。謁選得郡丞,不就。晚年令安遠,轉嶽州通判。數月卒於官。有《振雅堂》、《廉江》、《岳陽》稿。清道光《廣東通志》卷二九七、清光緒《高明縣誌》卷一三有傳。 ► 8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