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緬取賊早發金沙江

· 郭登
征帆如箭鼓聲齊,舟渡金沙更向西。 石棧夜添蠻雨滑,曉江晴壓瘴雲低。 水邊烏鬼迎人起,竹裏青猿望客啼。 又隔滇陽幾千裏,桐華榕葉晚悽悽。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征帆:遠行的船。
  • 如箭:形容速度快。
  • 鼓聲齊:鼓聲整齊,形容出發時的節奏和氣勢。
  • 金沙江:位於中國西南部的一條河流。
  • 石棧:石頭鋪成的棧道。
  • 蠻雨:指邊遠地區的雨。
  • 瘴雲:熱帶或亞熱帶山林中的溼熱空氣,舊時認爲是瘴癘的病源。
  • 烏鬼:指烏鴉。
  • 青猿:青色的猿猴。
  • 滇陽:指雲南地區。
  • 桐華:桐樹的花。
  • 榕葉:榕樹的葉子。
  • 悽悽:形容悲傷、淒涼。

翻譯

遠行的船如同箭一般,隨着整齊的鼓聲迅速出發,穿越金沙江後繼續向西航行。夜晚,在石頭棧道上,邊遠地區的雨水使得道路溼滑,而清晨江上的晴朗天氣則壓低了瘴氣瀰漫的雲層。水邊的烏鴉迎着人起舞,竹林中的青猿望着客人哀鳴。距離雲南還有幾千裏,桐樹花和榕樹葉在夜晚顯得格外淒涼。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明朝時期郭登遠征緬甸的旅途景象,通過生動的自然景觀和動物形象,傳達了旅途的艱辛與孤獨。詩中「征帆如箭鼓聲齊」一句,以箭喻帆,形象地表現了船隻的迅速與出發時的氣勢。後文通過對夜晚和清晨不同自然景象的描繪,以及烏鴉和青猿的動態,進一步加深了旅途的孤寂與淒涼感。結尾的「桐華榕葉晚悽悽」則以植物的淒涼景象,抒發了對遙遠目的地的思念與憂慮。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對旅途的深刻體驗和細膩感受。

郭登

明鳳陽府人,字元登。郭英孫。幼英敏,及長博聞強記,好談兵。景泰初以都督僉事守大同。自土木堡兵敗後,邊將畏縮,不敢接敵。登偵知敵蹤後,以少勝多,軍氣爲之一振。捷聞,封定襄伯。登治軍紀律嚴明,料敵制勝,動合機宜,一時稱善。諡忠武。 ► 7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