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寓:寄居。
- 滇陽:地名,今雲南崑明。
- 霜重:霜很濃重。
- 梧桐:一種樹,葉子大,鞦天變黃。
- 漸飛:逐漸飄落。
- 淺黃欺綠:淺黃色的葉子覆蓋在綠色的荷葉上。
- 荷衣:荷葉。
- 鱸肥:鱸魚肥美,指鞦天是捕魚的好時節。
- 酒熟:酒釀造好了。
- 山中客未歸:山中的客人還未歸來。
- 鄕夢夜長:夜晚夢見家鄕,感覺夜晚特別長。
- 雞唱早:雞早早地啼叫。
- 故人書遠:遠方的朋友寄來的信。
- 雁來稀:大雁飛來的次數少,比喻書信稀少。
- 黃花兩負東籬約:兩次錯過了與東籬下黃花的約會。
- 賦《式微》:創作或吟詠《詩經·邶風·式微》,表達憂思和不滿。
繙譯
霜降時節,梧桐葉漸漸飄落,淺黃的葉子覆蓋在綠色的荷葉上。江上的鱸魚肥美,鞦天即將結束,山中的美酒已經釀好,但客人還未歸來。夜晚夢見家鄕,感覺夜晚特別長,雞早早地啼叫,遠方的朋友寄來的信件稀少。兩次錯過了與東籬下黃花的約會,衹能空對著西風吟詠《式微》表達憂思。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鞦天的景色和詩人的思鄕之情。通過“霜重梧桐葉漸飛”等自然景象的描寫,營造出一種淒涼而美麗的鞦意。詩中“鄕夢夜長雞唱早,故人書遠雁來稀”表達了詩人對家鄕和遠方朋友的深深思唸。結尾的“黃花兩負東籬約,空對西風賦《式微》”則進一步以黃花和西風爲媒介,抒發了詩人對時光流逝和人生無常的感慨。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高超的藝術表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