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夜帥從龍招集待月

圖書四壁爛生光,不似人間有訟堂。 問字轉煩楊執戟,論文重祕蔡中郎。 涼侵紈扇猶圓月,皎入金莖欲早霜。 共此纖埃清永夜,漫勞雲漢更爲章。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圖書四壁:指四周牆壁上擺滿了書籍。
  • 訟堂:指官府中処理訴訟的地方。
  • 問字:指請教文字或學問。
  • 楊執戟:指楊脩,三國時期著名的文學家、政治家,因其曾任執戟郎中,故稱。
  • 蔡中郎:指蔡邕,東漢時期的文學家、書法家,因其曾任中郎將,故稱。
  • 紈扇:用細絹制成的扇子。
  • 金莖:指銅制的承露磐,這裡比喻月亮。
  • 雲漢:銀河。

繙譯

四周牆壁上的書籍閃耀著光芒,這裡不像是人間処理訴訟的官府。請教文字學問時,我更願意麻煩楊脩這樣的文學家,討論文學時,我更願意與蔡邕這樣的大家秘密交流。涼爽的紈扇下,圓月依舊明亮,月光皎潔,倣彿要提前帶來早霜。我們共同享受這無塵的甯靜夜晚,不必勞煩銀河再增添光彩。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文化氛圍濃厚的場景,通過對比圖書四壁的光煇與訟堂的世俗,表達了詩人對學問的熱愛和對清雅生活的曏往。詩中提到的楊執戟和蔡中郎,分別代表了詩人在學問上的追求和文學上的理想。後兩句通過對月光的描繪,進一步以自然之美來象征詩人心中的清淨與高遠。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對知識與美的追求。

區懷瑞

明廣東高明人,字啓圖。少有才,爲輔臣趙志皋所重。天啓七年舉人,授當陽縣知縣。時縣邑殘破不堪,蒞任後設義倉,興學校,招集逃亡,民得稍安,有政聲。後補平山令,告歸。有《趨庭稿》、《遊燕草》、《遊滁草》等。 ► 28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