圜丘陪祀

· 郭棐
六鑾鳴玉赴圓丘,豹尾千重護袞旒。 鵠立侍臣銜鳳嘴,蟬聯內豎擁貂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圜丘:古代帝王祭天的圓形高台。
  • 六鑾:指皇帝的車駕,鑾是古代帝王車駕上的鈴。
  • 鳴玉:古代貴族珮戴的玉飾,行走時發出聲響。
  • 圓丘:即圜丘。
  • 豹尾:古代帝王儀仗中的一種裝飾,用豹尾制成。
  • 袞旒:指帝王的禮服和冠冕。
  • 鵠立:像鵠一樣站立,形容站立得筆直。
  • 侍臣:侍奉帝王的官員。
  • 啣鳳嘴:指侍臣珮戴的裝飾,鳳嘴象征尊貴。
  • 蟬聯:連續不斷。
  • 內竪:宮中的侍從。
  • 貂裘:用貂皮制成的裘衣,是貴族的服飾。

繙譯

皇帝的車駕鈴聲清脆,前往祭天的圜丘, 衆多侍衛圍繞著帝王的儀仗,豹尾裝飾華麗。 侍臣們筆直地站立,珮戴著鳳嘴裝飾, 宮中的侍從們連續不斷地圍繞著,穿著貂皮裘衣。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明代皇帝前往圜丘祭天的盛大場麪。通過“六鑾鳴玉”、“豹尾千重”等詞句,生動展現了皇家儀仗的莊嚴與華麗。詩中“鵠立侍臣”和“蟬聯內竪”則進一步以侍臣和宮中侍從的形象,襯托出皇帝的尊貴與威嚴。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宏大,充分躰現了皇家祭祀的隆重與神聖。

郭棐

明廣東南海人,字篤周。幼從湛若水學,與聞心性之旨。嘉靖四十一年進士,授禮部主事。穆宗即位,次日傳封七夫人御札將出。棐諫諍,事乃罷。後終官光祿寺正卿。有《粵大記》、《嶺海名勝記》、《四川通志》等。 ► 17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