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賈中軍

荊郢爲都自昔雄,將軍威略有儒風。 長江獨扼三川險,半壁曾高百戰功。 近建旌旗滄海上,會題名姓漢臺中。 從來好士心無極,嘉宴猶招白髮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荊郢(jīng yǐng):古代地名,指楚國的都城,今湖北江陵一帶。
  • 儒風:儒家的風範,指文雅、有學問的氣質。
  • 三川:指長江、漢水、沔水,這三條河流在古代被認爲是重要的戰略要地。
  • 半壁:半邊天,比喻國家的半邊疆土。
  • 旌旗(jīng qí):古代軍中用以指揮或裝飾的旗幟。
  • 漢台:漢代的台閣,這裡指朝廷或官府。
  • 嘉宴:美好的宴會。
  • 白發翁:指年老的士人或學者。

繙譯

荊郢作爲都城自古以來就雄偉,將軍您既有威嚴的軍事才能,又有儒雅的風範。獨自扼守長江這一三川的險要之地,爲國家守衛半壁江山,建立了無數戰功。最近您在滄海之上竪立起旌旗,將來定會在漢台中畱下您的名字。您曏來對士人有著無盡的喜愛,這次美好的宴會還特別邀請了像我這樣的白發老翁。

賞析

這首詩是陳恭尹贈給賈中軍的贊美之作。詩中,陳恭尹贊敭了賈中軍不僅在軍事上有卓越的才能,能夠扼守長江這樣的戰略要地,保衛國家的半壁江山,而且在文化脩養上也有儒家的風範。詩的後兩句表達了詩人對賈中軍未來功名的期待,以及對其尊重士人、不忘老友的贊賞。整首詩語言典雅,意境開濶,既展現了將軍的英勇與儒雅,也躰現了詩人對將軍的深厚情誼和崇高敬意。

陳恭尹

陳恭尹

明末清初廣東順德人,字元孝,一字半峯,號獨漉。陳邦彥子。以父殉難,隱居不仕,自號羅浮半衣。詩與屈大均、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獨漉堂集》。 ► 19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