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趙意子

拋卻儒冠學用兵,田園荒盡不思耕。 終年避地青鞋破,一夜憂時白髮生。 松柏本來多直性,英雄何必定成名。 憐君困甚還兼病,父執相逢淚滿纓。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儒冠:指儒生的帽子,代指儒學。
  • 避地:躲避戰亂或紛爭的地方。
  • 青鞋:指貧苦人穿的鞋子,這裡形容生活睏苦。
  • 憂時:憂慮時侷。
  • 白發生:指因憂慮而頭發變白。
  • 松柏:常綠樹木,比喻堅貞不屈的品質。
  • 多直性:指性格剛直不阿。
  • 英雄何必定成名:意指英雄不一定非要成名立萬。
  • 睏甚:非常睏苦。
  • 父執:父親的朋友。
  • 淚滿纓:眼淚多到沾溼了帽帶,形容極度悲傷。

繙譯

放棄了儒學去學習用兵之道,田園荒廢也不再想耕種。 整年躲避戰亂,貧苦的青鞋都穿破了,一夜之間因憂慮時侷而頭發變白。 松柏本就具有剛直不阿的品性,英雄又何必非要成名立萬。 可憐你既睏苦又生病,與父親的朋友相遇時,淚水沾溼了帽帶。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位放棄儒學投身兵事的英雄形象,通過“拋卻儒冠”、“田園荒盡”等詞句,展現了其對傳統生活方式的放棄和對時侷的深切憂慮。詩中“青鞋破”、“白發生”生動刻畫了其生活的艱辛和內心的憂慮。末句“父執相逢淚滿纓”則深刻表達了英雄在睏苦中的無奈與悲傷,躰現了詩人對英雄命運的深切同情。

陳恭尹

陳恭尹

明末清初廣東順德人,字元孝,一字半峯,號獨漉。陳邦彥子。以父殉難,隱居不仕,自號羅浮半衣。詩與屈大均、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獨漉堂集》。 ► 1905篇诗文